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7章讣告(1 / 1)

草原的清晨,皇帝在远东最后一次全体骑士长出席的军事会议上,下令继续追击蛮族败兵。

帐篷中一片死寂,除了风呼啸着刮过雪地,听不到任何声音。

“我愿追随您的号令,直到让所有蛮族士兵血债血偿。”圣心骑士团的瓦奥莱特骑士长率先单膝跪下,低头向皇帝效忠。

随后,凯梅尔骑士长也一挥披风,跪在皇帝面前:“冬翼骑士团誓死捍卫您的威严,遵从您的意志。”

他幼时与希律在迦南相遇,此后一直跟随在他身旁。从一起创立南境第一个武装军队开始,希律与他并肩经历过上百场战役,无论敌人的装备何等精良、优势多么显着,希律总能看到对手最薄弱的地方,像狼一样狠厉地咬断他们的喉咙,在这样卓越的领袖统领下,冬翼骑士团的败绩屈指可数。

皇帝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但只有才能不足够他坐上今天的地位。贵族们说他冷血、暴虐,凯梅尔却了解他日益漆黑的眼眸下是什么。

是自我毁灭。

越是残酷的战局,希律越是冲在最前面,他捅穿敌人的身体,亲手将对方的战旗斩下,他痴迷这种掠夺和毁灭带来的快意,更对濒死的体验感上瘾。可是他唯一从来没有露出过的,是劫后余生的喜悦。

没有人不惧怕死亡,凯梅尔却觉得,希律渴望死亡,他坐上最高的位置,只为等待一位能给予他死亡的强者。

书记官费里不赞同凯梅尔的看法,他认为希律只是习惯隐藏情感,在政治上,希律足够尽心竭力,绝非一位昏庸的君主。

“如果一个人从小在充满敌意的环境长大,情感匮乏是正常的。”费里还搬出过神学着作给他科普,“陛下最近变了很多,或许是得到了正面的情感投射……”

凯梅尔当时不耐烦地打断了他,不过,随着他这次与陛下一同东征,他认为希律的确变了。

这与一位修女有关,皇帝变得有些割裂——他时而在自己的领地像见到入侵者一样浑身杀气,时而像照顾幼崽的母狼一样脾气好得出奇,那双死气沉沉的眼睛里开始浮现出复杂的情绪。

现在那位修女从陛下身边消失了,那种矛盾感却没有从他身上消失,不过凯梅尔反倒觉得这样的希律更接近一个活人了。

然而,皇帝放弃返回哈萨堡,将最后的辎重留给围剿冒独可罕的决定并没有为他带来最终的胜利,卡曼的远征军落入了蛮族设下的圈套,在鏖战叁天后,他们依然没有等到帝国的增援。

并非是优兰达没有将那封调兵函送到坦桑城,她在觐见教宗前早有预料,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在信上寄给了莫里斯,随后才带着那封海莉西手写的战令去了教堂——爱德维烧毁了战令,但优兰达完成了她的使命。

糟糕的是,她如实告诉了莫里斯关于海莉西的去向,莫里斯在得知真正的摄政王秘密前去北境的萨列格城后,在同一天又收到了一封来自母亲的信。

“朱蒂伯爵夫人给我发了一份讣告,萨列格城中正在举办葬礼,索默家族对外称是为死在兵变之夜的海莉西皇女举办的,迟来的葬礼……但事实并非如此。”

菲奥娜皇妃与柯林斯公爵夫人关系亲密,尽管阿尔缇诺小时候没有过什么表示,但莫里斯知道母亲非常喜爱海莉西。

现在母亲悲痛欲绝,字体颤抖得歪斜——海莉西真的死去了,以一个荒唐的原因,死在北境皇家矿区的煤矿下。

身处北境的莫里斯的确听闻了几日前的矿难,他盯着信上的每个词,几乎要将信纸盯出一个窟窿。

假如有人说海莉西死在某场战争中,或死在皇帝的利刃下,他会怀疑,但当原因超乎所有人意料,平淡得完全不符合这位传奇摄政王的死法时,莫里斯反而相信,因为命运会戏弄每一个试图掌控它的人。

莫里斯将这两封信一起摆在面前,冷静了一阵,他并不感到非常心痛,而是想到了摄政王死后最棘手的一件事。

他愚蠢的弟弟阿尔缇诺,声名狼藉的帝国叛徒。

莫里斯没有按照优兰达的信上要求向远东草原出兵,皇帝麾下的远征军已经到了末路,即使他派出援兵战胜蛮族,迎接希律凯旋归来,失去摄政王的抗衡,帝国从战乱中恢复之后,柯林斯家族又能得到什么呢?

所以他将继续在坦桑城等待。莫里斯向远东深处的战场派出了传令兵,在这份送给弟弟的讣告上只有简短的一行字:

你的未婚妻死了。立即动身回坦桑城,否则你将再也无法洗脱叛徒的罪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