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止照常过来接人的时候,发现温听檐正站在一颗树下,表情看起来有一点微妙。
他们自从上课那天起,就定好了要每天告诉对方自己做了些什么。
应止没急着问发生了什么,而是主动把自己今天的事情说了出来。
比如什么今天剑术课的先生又要和他对打,哪个弟子又把先生气的头疼。
温听檐走在他身边,时不时回复几句。
他的话说完了,温听檐就顺着接上了,他说的事情和前几天没什么区别,依旧是上课和实训。
温听檐缓缓走在前面,银发轻扫,语调和往常一样轻而冰凉:“今天有个人问我,其他的天赋这么好,为什么要修医。”
应止没想到会是这样的问题,在他身后说:那你回答了吗?
温听檐有点不解地回过头来:“我为什么要回答?”
“能当着你的面问这个问题,看来他是真的很想知道了。”应止并非不知其他人对温听檐的印象,于是说。
温听檐把头扭了回去,静静道:“那你要好心地去回答吗?”
应止笑了:“也行。如果有机会见到的话我就告诉他,你之所以修医”
他的眼睛原本是漆黑的,此刻笑起来,却透着细细密密的光,“是因为我。”
第10章 永殊(三)
但应止一直都没有把这句话说出去的机会,因为方回舟连问出温听檐这样的问题都是无意之间。
更遑论主动往温听檐和应止身边凑。
这样平静的日子过了大半个月,那些先生也把这些新入门的弟子的秉性摸清楚了,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两个人。
一个剑法超群,跟好几个不同的剑术先生都打得有来有回;一个总是被其他峰的人惦记挖墙角,却还是坚持当医修。
再加上出众的相貌和那副形影不离的样子,实在让人很难忘记。
脑海里的系统也终于跑了出来,对温听檐发放了第二个任务:【任务二:和主角在入门一月后的比试里成为第一。】
按照永殊宗的规矩,每年新入宗的弟子会在一个月后进行一场组队比试,温听檐算了算了时间,发现也差不多快了。
有不少的弟子已经开始找人一起组队了,毕竟这次比试的前三甲能够得到宗门的奖励。
温听檐他们倒是没有选队友这种焦虑,但只有一点,应止的剑从当时入宗试炼的时候就碎掉了。
他之前的剑还是和温听檐游历时,在某个炼器阁里挑的一把,温听檐随手一指,应止居然就真的买下来用了很久。
应止最近这段时间都是随便拎着一把剑用,算不上多趁手,但也凑合。
如果真的要去参加比试,肯定还需要换一把上好的剑。但是他们才刚入门不久,也没有出过任务,没有足够的贡献点去换取灵剑。
温听檐思考了这件事情很久,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法子。
他行动力一向很强,认定了一件事情就会固执地去做,于是往后的几天,应止发现温听檐出门的频率变高了。
他本来以为温听檐是和往常一样去藏书阁,可偷偷去了几次也没看见人。
手腕上的法器虽然能直接找到人,但这又不是什么特殊情况,应止害怕突然发动会惹得温听檐不高兴。
越不知道的事情,就越磨人。
温听檐把他的好奇都收进了眼里,却没有在事情尘埃落定前和应止说什么。
他这几天晚上回来灵力的消耗都非常大,回到屋子了之后就躺在了床上休息,然后第二天的下午继续不见踪影。
应止在某天,趁他睡着了之后凑了过来,静静注视他闭上的眼睛。
他在黑夜中的视力很好,因为他没遇见温听檐之前都都被关在不见天日的屋子里,偶尔会在夜晚被放出去。
当年那场由他燃放的大火,是他见过的第一次光亮。
视线一点点往下走,才过几天,温听檐的眼睛下面居然有了一些青色。
应止不受控制地伸出手,却又在要堪堪碰到温听檐眼睫的时候停了下来。
他看着对方眼底的青色,沉默地想。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明天他要一直跟着温听檐,就算被骂一顿也无所谓了。
可是第二天的发展却出乎意料,温听檐在上完上午的课后,居然没有再外出,反而是丢给了应止一个玉简。
应止下意识接过了快到眼前的东西,拿到手里才发现,那是一个传送的玉简,只是不知道传送的地点在哪里。
他有点疑惑地抬眼看过去,就听见温听檐说:“你去一趟。”
这是没有前因后果的一句话,传送的地点也未知,换作任何一个正常人可能都要问一嘴,但是应止只是“嗯”了声。
随后毫不犹豫地捏碎了手里的玉简。
温听檐看着那道挺拔的身影消失在眼前,顿了下,从储物袋里面抽出了一本书,开始缓慢地看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