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8章(2 / 2)

上官婉儿,改成了劝韦后行武曌事的李唐奸臣。】

武曌:“……”

沉默是因为“行武曌事”,但她还是注意到“四次死谏”。

【李太平:李隆基!你为什么要做这种事情?】

上官婉儿是李太平挚友,她当然无法坐视不管!

此时的婉儿正在辅佐陛下接管国政,看到天幕之言,神色并无变化。

………

武曌看了看婉儿,倒是没有追究。

她只剩下七年寿数,而且已经确定以太平为皇储。

【李隆基(28):……】

韦后死时,上官婉儿一并被斩。

李隆基清楚这是误杀——刻意为之的误杀。

姑母专门因上官婉儿之事,恳求他的父皇允许她将其厚葬。

未来的自己,竟是将错就错,改史称上官婉儿为奸臣?

【李隆基(56):……】

李隆基依旧无法作答。

一旦作答,必然致使自己声名扫地。

哪怕知道秦念不会放过他,他也不能自己作答。

【朱棣:上官婉儿四次死谏?史书上只说她与武三思□□。】

【李隆基(28):?】

【李隆基(56):……】

【秦念:她是李唐忠臣,虽然忠的是李太平不是你李隆基。可你但凡要点脸,也不能这么造她的黄谣。】

【李隆基(28):朕虽然杀了她,但没有造这种谣言!】

此时的李隆基也不认为他会造这种黄谣。

【秦念:你看五十六岁的你有反驳吗?】

【李隆基(28):……】

【李隆基(56):……】

【李太平:卑劣至极,令人不齿!】

上官婉儿是李唐忠臣?!

唐玄宗之后的各朝,几乎都是目瞪口呆。

将忠臣贬为奸臣,还侮辱她与外臣私通,这居然是李唐皇帝做出来的事情?

哪怕上官婉儿忠的是李太平,李隆基也不应如此颠倒黑白!

【朱元璋:秦念,这又是你考古所知?】

【秦念:当然是考古。若不是考出太平公主给上官婉儿书写的近千字墓志,还真不知道上官婉儿忠于李唐,这可真就是千古奇冤。】

【李隆基(56):……】

年轻的李隆基看着未来的自己这般沉默,明白一切都是事实。

【秦念:为了掩盖史实,李隆基,你不仅删改政治文献,居然还把上官婉儿的墓给毁了,致使她尸骨无存。可惜,你没发现甬道内还有太平公主置于其中的青石墓志,将你贬忠为奸的丑事公示于天下。】

【李太平:李隆基,你无耻!】

【李隆基(28):……】

【李隆基(56):……】

“臣拜谢陛下。”

上官婉儿眼中泛起泪光。

近千字墓志,她何德何能,得陛下如此厚爱?

李太平忙道:“你我情深至此,何须道谢?”

【秦念:“甫瞻松槚,静听坟茔。千年万岁,椒花颂声”,李太平,这是你命人刻下的墓志。也正是这份墓志洗清了上官婉儿的冤屈,于千年之后,得以椒花颂声。】

【李太平:这是朕应为之事,也是朕连累了她。】

【秦念:只是怨恨你,李隆基还不至于做到这个程度。朕猜他是想以抹黑女臣的方式,来阻止以后再现女子干政。】

【秦念:李隆基,自你之后,女子确实不怎么干政了,但你李唐怎么就一路奔向衰亡了呢?】

【李隆基(56):……】

李隆基无话可说。

女子不干政,国家却依旧衰亡。

而且就是在他治下极盛转衰。

在秦念说出吐蕃如何反叛之后,李隆基早就不得不承认皇祖母延续社稷之功。

【秦念:掌权者无能才是国家衰亡的原因。你以为昏庸的君王将责任推卸给女子、奸臣、刁民,就能掩盖自身无能的事实了吗?】

【李隆基(56):朕已知错,将尽快恢复上官婉儿的坟茔,亦将修正史书,为其正名。】

朱元璋想到以祖训阻止后宫干政之后,大明亦亡于异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