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还请详言!】
不是迁都?
赵匡胤眼前一亮。
不愧是秦皇,总会有其特殊的处置之法!
【秦念:精兵不是养出来的,是打出来的。你朝的禁军越往后越弱,面对异族甚至达到了闻鼓溃逃的地步。】
【赵匡胤:朕此时的宋军是常胜之军。】
看到“闻鼓溃逃”四个字, 赵匡胤才明白秦念此前为何说雍熙惨败致使大宋转攻为守。
如此孱弱的禁军……还能叫做禁军?
不管如何, 赵匡胤必须先为此时的宋军辩言, 否则秦念此言将会使得士气低落。
【秦念:朕让你学刘彻,是指训练更多精骑主动袭扰辽国——宋辽之战的胜负最终还是得落在骑兵上,你朝现在的骑兵数量,少了。】
赵匡胤统一中原时的对手是各种割据政权,兵力以步兵为主,骑兵数量明显不足。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宋太祖曾设封桩库,打算积蓄满“十万”就向辽国赎回燕云十六州。
——《王文正笔录》中记载的是“百万”。
如果不能赎回,就用这笔钱招募勇士,武力攻取。
秦念觉得萧太后肯定不会同意赎买,宋朝想要拿回燕云十六州,就只能武力攻打。
【赵匡胤:秦皇应知朕之顾虑。】
赵匡胤的顾虑,就在于不敢把军队彻底交给某个武将。
汉武帝的帝国双璧若是出现在此时,那就是谋朝篡位的最大威胁。
这种需要长途奔袭的精骑,必然不可能经常换将。
不能换将,就有篡国之危。
【秦念:“袭扰”,没让你宋骑去封狼居胥。就你大宋被燕山山脉封锁的现状,也不可能组织万骑去袭取辽国五京。】
【秦念:千骑为营即可,目的就是练兵,各营之间可相互独立。待到幽州之战,就得指望这些骑兵能够防住辽骑绕后。】
高梁河之战赵光义输得那么惨,就是因为辽骑的绕后增援。
赵光义严重低估了辽骑的支援速度。
反正是纸上谈兵,秦念说得毫无压力。
说白了,她针对解决“禁军主力驻守京师,地方军队孱弱,却又需要在边境屯重兵来防御异族”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
把辽国干掉后,就不需要再在边境屯重兵防范辽国。
………
看到“封狼居胥”,刘彻很是得意。
不过看到“燕山山脉封锁”,他就意识到局势不对。
这宋朝竟然是被异族堵在燕山之内?
此时的燕山指的是原燕国的低山丘陵,但联系赵光义毁太原城,再结合“不可能组织万骑去袭取辽国五京”——
不难猜出宋朝的具体疆域。
中原的屏障竟然落在异族手中?
………
李世民骤然色变。
他此刻才确定宋朝的处境!
此前只知“太原”“幽州”等地名,只当宋辽呈交错之势,不想竟是中原屏障已然变成异族的屏障!
这不就是中原对异族门户大开?
………
千骑为营?
赵匡胤略作思索,发觉此事大有可为。
只是千骑,远不足以对中央形成威胁,甚至难以攻占小城。
这千骑之兵,也不可能生拥立千骑之将的心思。
以千骑袭扰辽境……
此时正逢大宋收复江南,辽国来使求和。
宋辽已缔结和约。
但天幕一出,宋辽必有一战的消息肯定会传到辽国。
攻灭太原之战必须提前!
赵匡胤已然作出决定。
【赵匡胤:曹彬、党进、潘美……】
秦念懵了下。
她不明白赵匡胤怎么就开始大点兵了。
是打算让这些武将去领千骑精兵?还是要这些武将推荐千骑营的人选?
可越往下看越不对劲。
嗯?
这是要打太原?!
开宝八年正是大宋灭南唐之战。
赵匡胤不太可能两线作战,那就是江南已定。
但李煜投降的时间已经是开宝八年十一月,所以赵匡胤的时间最晚也就是十二月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