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忽然发现,所有禁止女子从政的理论,皆出自儒家与周礼。
周朝改史隐史,儒礼更不可用。
他竟然找不出抑制女子的理由?
【朱元璋:女子不应干政,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
即便承认武曌的才能,朱元璋还是认为女子不应干政。
甚至正是因为承认她的才能,朱元璋对女子更加提防!
【秦念:你自的什么时候的古?】
【朱元璋:……】
朱元璋想起被他忽略的“女子为尊”。
【朱棣:女子……这……若妾室也能为官,难道丈夫还要对姬妾低头?】
【秦念:科举,举的是有才能的人。既是妾室考上科举,只要通过乡试,就应当还她以自由民的身份,而不是谁的姬妾。】
【武曌:秦皇此言,是说通过乡试的姬妾皆应还其为良?】
【秦念:能为朕做事的人才,怎么能被囚于后院?就是奴隶考过乡试,朕亦会归其为良。】
【武曌:难怪秦皇的民心稳如泰山。】
武曌再次感慨天幕出现的时间太晚。
若是她刚摄政的时候,或许就能让女子堂堂正正地参加科举。
“陛下,现在为时不晚!”
上官婉儿伏跪于地:“请陛下,为大周女子计!”
武曌看了婉儿良久。
为大周女子计……
武曌早有意动,只是她担忧还政李唐之后,此政不知能否延续下去。
若是不能,通过科举成为官吏的女子,又当何去何从?
【刘彻:奴隶都能参加科举制?】
【秦念:奴隶不是你的子民?】
【刘彻:异族奴隶也算你的子民?】
【秦念:认识汉字,还能考过乡试的异族,视为朕的子民又何妨?】
刘彻思索片刻。
发现秦念之言居然没有什么过错。
尤其是看着“汉字”一词,他就心情极佳。
认识汉字的异族,为什么不能算作大汉的子民?
那舍身护主的金日磾,当然算他的子民。
连异族都是大汉子民,那大汉的女子……
【刘彻:你为何执着于女子干政?】
先前卫子夫一事,刘彻还能理解为秦念在可惜秦朝没有卫皇后。
可如今秦念如此支持女子干政,他就不怕后宫女子以此为由,生出不该有的野心?
从秦念的话不难看出:
其治下的女子已经能够参加科举,连姬妾奴隶都能通过乡试获取自由身。
【秦念:除却奴隶,朕的子民没有尊卑贵贱。律法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朕给他们的公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