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话事人 第633节(2 / 2)

卜部的万户,也被封过都督同知。

他们为什么敢作乱,或许也与他们自恃身份有关系。

但说来也真是凑巧,代表袄儿都司、永邵卜两大部的都督同知,都被林参赞这个月斩了。”

大帐内的文武众官员听到达云的解说,不禁对林泰来肃然起敬。

虽然北虏碎片化,大小部落头领多达数百,各自管自己的部众。

而济农、万户这种角色现在只是个象征性名头,并不具备实质性统治权,所能管到一样只是直属部众。

但终归血统和身份在这摆着,在特定时候没准就有号召力了。

林参赞连斩永邵卜部万户、袄儿都司部济农,这成就刷的实在是让人望尘莫及。

林泰来本人只能连连苦笑,心中纵然有千言万语,也无法形之于口。

瓦剌它卜囊、卜失兔济农这两个名义身份很高的倒霉蛋,是他林泰来想杀的吗?

他林泰来只是个莫得感情的刷功劳机器。

又有人闲谈说:“就差一个顺义王本部土默特部的巨酋,林参赞就能集齐北虏右翼三万户也就是三大部的三连斩了。”

话已经送到嘴边,不装对不起观众,林泰来端着大碗酒,淡淡的说:

“去年春天,我在草原为顺义王袭封问题斡旋时,帮忠顺夫人格杀了老俺答的嫡长孙扯力克,这算是土默特部万户领主级别的巨酋吧?”

众人:“……”

这波真是被结结实实的装到了,闪都闪不开!

土默特部俺答嫡长孙、前名义领主扯力克,袄儿都司部吉能嫡长孙、前名义领主卜失兔济农,永邵卜部前名义领主瓦剌它卜囊,三万户领主三连斩?

为了便于统一指挥全局,总督郑洛暂时移驻到了位置稍微居中的金城。

但刚在金城临时行辕安置好,就收到了甘肃巡抚余之祯的急报。

本来郑总督下意识的以为,这是又出事了,却没想到还是大捷。

看着战报,郑总督简直怀疑人生,产生了一种仿佛与现实割裂的不真实感。

这场甘浚山大捷和之前的西宁大捷一样,与收缩防守、整训恢复的整体形势简直就是格格不入。

并不是郑总督心胸狭窄见不得别人立功,但就是感觉很怪异。

怎么说呢,这两场大捷仿佛就是没来由的凭空出现,不讲规律不讲道理,生硬而突兀。

本来在郑总督计划里,整训两三年后,才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大捷。

西宁方向暂时无事,巅峰按察、半步巡抚石大人到金城来向郑总督汇报工作,并且索要钱粮犒赏。

斩首八百多的大捷,如果不给犒赏,官军肯定不满意。

在边镇地区,官军不满意的后果很可能就是兵变。

看到郑总督拿着战报发呆,石大人询问道:“制台何所思?”

郑总督苦笑道:“我似乎看到,从干燥的戈壁滩上突然生长出一棵南国大榕树,你说奇怪不奇怪?”

林泰来虽然考过武状元,当过几天武官,但从没正经在边镇历练过,除了兵变也没正经指挥过战斗。

但偏生这个月就突然用兵如神,连续大捷,还连斩虏酋,这是什么天生神将?

石大人只轻轻说了三个字:“韩德让”

这三个字直接让郑总督沉默了,心里甚至产生了些许不平衡。

这什么世道啊,自己积攒的几十年资历、经验、智慧,还不如几场枕头风?

赶紧开始说正事吧,石大人又催问说:“关于西宁大捷之犒赏?”

郑洛回过神来,皱眉道:“前番洮、河两次大败,损失惨重,到处都需用钱粮,现在各库太吃紧了。”

况且郑总督根本没想到会有大捷,对犒赏银两、物资完全没有准备。

石大人又说:“听说朝廷先前从太仆寺拨了十万马价银。”

郑总督无可奈何的答道:“这些银子用处太多了,哪边都很紧要。

例如宁夏镇原副总兵哱拜父子,率领三千精兵从宁夏镇过来支援,索要一万两抚赏银。”

石大人求了几句,还是没结果,只能说:“等林参赞送套虏出境回来后,再与制台说吧!”

------------

第五百八十七章 懂不懂礼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