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娘应了是,“阿娘,儿自是知道的。
儿就算是对天发誓自己绝不外传这事,怕是郭家叔母也不相信,只有收了她这金镯子,让她觉得我就是看在银钱的份上也知道闭嘴,才会安心。
因此,儿就推辞了一番,还是收了下来。”
李母点头,是这么个理儿。
关于郭五娘和姜二郎的事儿,李家除了李三娘和秋香之外,也就李母知晓其中原因,别人倒是不知道。
遂李二嫂有几分不解的问:“高门贵女不都是不担心二嫁的么?
怎的郭家叔母还担心这个?
难道是郭五娘不能生?怕三娘把这事儿说出去?”
李三娘赶紧出言:“不是,二嫂,不是这般,其中有些内情,不好外传。
郭五娘身子无碍,只是不到时候,缘分到了,子嗣自然就来了。”
“女娘在这世上活着,为甚就是如此受累?
郭五娘已是高门贵女了,都还有这般烦恼,咱们这些黎民更是难过。”
吴巧兰心有所想,就这么说出了口。
“这也正是我当初起立这女娘帮扶会的缘故!
女娘存活不易,咱们遇到了能帮一把就帮一把,能救一人就救一人。
咱们可能就是给搭把手,说不得就能让她们活的有奔头儿有些精气神儿了呢。”
李大嫂看着这气氛有些沉闷,赶紧转换了话题:“最近这羊毛衣裳在那超市铺子里可是紧俏咧。
我和巧兰去瞧了一回,是放在那高处挂了起来的。
不过,有一块儿巴掌大的片子可以给人摸,说是没有现成的,都得预定呢,订金要收一套二两银子来……”
第334章 万绿丛中一点红
寒风料峭,屋外的风声呜呜的打在窗户上。
五更天刚过,李三娘就醒了,就着更士的梆子声,李三娘就起了身。
李三娘正在厨房里就着锅底的热乎水洗脸呢,提着灯笼进来的李大嫂瞧见了就说:“三娘,可是说了让几时过去?我给你弄点儿吃食可来得及吃?”
李三娘拿着布巾子擦着脸就说:“大嫂,煮些鸡子予我就是了。我早着些去,也好听人安排。”
李大嫂麻利的去篮筐里挑了几个大的鸡子,本来了拿了八个了,想着怕是不够十九吃,就又拿了两个,凑了十个。
等天色微明,李三娘、秋香并十九每人怀里都揣着还热乎的煮鸡子就上了马车。
这义诊是长安城里的医药联盟下的各个医堂里,每家都至少出了三个医师来,所以这个时间上,京兆府的街口上早就堵得不成样子。
巡街的带刀捕快在来回走动着维持秩序,处理纠纷,倒是骑在马上的金吾卫只是溜着马在周围来回警戒着。
李三娘在街口就下了车,给街口站着守卫的兵士递上了自己的户籍贴,和当初到了医堂后发下的医师证明,一个刻有名字和医堂所在的铁牌牌。
至于秋香,是以学徒的身份来的,只需要递交户籍贴就是了。
待得李三娘到了之前高掌事说好的在京兆府门口集合的时候,已经是辰时一刻(7:15)了。
李三娘大概看了一下,京兆府门口这么块儿比较大的广场前,此时大概聚集了约莫能有六七百人。
并且,这里面也有不少类似秋香这般的学徒来着。
因着正式的医师都是把铁牌牌挂在了腰间,以证身份。
当李三娘和秋香走进了人群后,本来有些闹哄哄的人群的动静都小了一些,好多只听说过李三娘这个女医师的名头,但从未见过真人的人全部都转头看了过来。
“瞧,那个着红色衣衫腰间挂医师牌的女娘,就是那个李三娘了。”
“哦!是那个李三娘?”
“对,就是那个李三娘!”
这还是李三娘能够听得到的窃窃私语的议论声,想必在李三娘耳力不能及的地方,必还是有不少人在说着她的。
本来今日要出门的时候,李大嫂曾经问过:“三娘,这般义诊的日子,你穿这一身儿是不是不太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