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6章(1 / 2)

但实则他是坚定的太子党。

只不过他老谋深算,为人十分谨慎。

教导太子十余年,都从未在人前表现出他是太子一系的人,城府之深沉。

除了他,在座的其他几人也是如此。

东宫虽说乃太子所居之处,可到底处在宫中,有上边那位时时刻刻盯着。

行事自是比不得信王、睿王等几位王爷在宫外有自己的府邸来得方便。

所以太子往日除了上课,其他时候并不会轻易见他们,若有事,几人则是私下通过独有的暗法联系。

而几人这回聚首,为的不是别的,正是前些天康国公三公子赌坊闹事一事。

康国公府满门忠烈。

老国公是大靖开国以来首位平民出身的武状元,曾奉高祖之命戍守西北边疆,三征瓦剌,为大靖开疆扩土。

其子孙亦各个骁勇善战、英勇无畏。

而这裴三公子的性情也随了裴家人的仁义忠厚,不是那仗势欺人之辈。

就是莽,容易冲动上头。

这回便是中了睿王的计。

所谓打着太子和皇后娘娘的名号闹事,其实是有人刻意引导,以讹传讹。

这并不是什么大事。

关键就在于它的性质和目的。

“只会耍阴招的龟孙子!”

对面第一个位置的蒋腾“砰”地把茶盏笃在案几上,粗声粗气道。

“从小就喜欢往别人头上扣屎盆子!出了事只会拿人顶罪,就不是个男人!”

蒋腾是东宫禁卫军首领兼太子太保,负责教导太子武艺和保卫太子安全。

他生得膀大腰圆,一旦离了元隆帝,私底下开口闭口就是屎啊尿啊的。

粗鄙到了极致。

不过蒋腾有本事。

力可拔山扛鼎,有万夫不当之勇。

若不然,太子不会如此纵容他。

章怀逐旁边的卫鸣清皱了皱眉。

“莽夫之言,谁都像你意气用事,命再多都不够赔的。”

卫鸣清乃詹事府少詹事。

看样貌三十左右,实则已过天命之年。

他除了协助詹事管理东宫内务,还兼有辅佐三师三少教导太子之责。

这话蒋腾就不乐意听了。

“嘿?你……”

“行了,谈正事要紧。”

蒋腾边上,一身从五品官袍,身形瘦小,但双目矍铄的陈允之开口道。

陈允之任司经局太子洗马,掌东宫经史子集、制典、图书刊辑之事。

论官职,此人是在座几人中品阶最低的,可实际任谁也不敢就此忽视他。

皆因他不仅是三朝老臣,更是元隆帝还在潜邸时,原东宫的詹事府詹事。

后元隆帝登基。

原东宫一系遭清算,活下来的人寥寥无几。

陈允之便在其中。

他能得赦免,除了他自身深谙成王败寇之理、识时务外,也因他确乃有才之士。

元隆帝惜才。

也是不想让人觉得他太过狠辣,于是破例将此人留了下来,任职于翰林院。

后太子入住东宫,元隆帝见陈允之确无二心,便下旨点了他为东宫属官。

现下陈允之如此效忠于太子。

除了太子本身文韬武略,具为储之大能外,还因太子曾救他于危难之中。

说起正事,蒋卫二人不敢懈怠。

“裴三公子的事种种迹象表明乃睿王所为,但证据却一致指向信王。

陛下不会不知,却还是罚了信王,我们若继续揪着不放,只会惹陛下不悦。”

卫鸣清看着太子,道。

“但要不了了之,非但咽不下这口气,反会助长其气焰,让对方觉得东宫可欺。”

章怀逐:“睿王后手留得这般足,想必也是知晓此举成功的可能不大,就同他以往做的那些事一样,是在下注。”

陈允之点头:

“信王当下是否知晓此事是睿王所为?若不知,信王这头想来会把他此次被罚之账算到东宫头上。”

蒋腾冷哼:“信王即便知道事是睿王做的,他照样会把账算到东宫头上。”

毕竟比起有机会把中宫皇后所出的太子拉下马,一个睿王又算得了什么?

也是元隆帝近几年对东宫的态度越发矛盾,才使得这些个皇子们见缝插针。

之所以说是矛盾。

主要因为元隆帝并非不喜太子。

相反,太子是元隆帝登基后的第一个皇子。

且太子出生那日天降异象,钦天监称此乃预示我大靖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加之裴皇后小产过两回,之后便一直未怀上。

谁知竟逢元隆帝登基不久就诞下了他的嫡子,元隆帝更是将此奉为吉兆。

于是待这个儿子很是用心。

甚至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