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村长派人来叫时,白玥一家才刚刚醒来,自然来不及做饭了。
来到村口,刚好碰见已经回去的李东一行人进村。
李东眼神复杂地看了白家人一眼,人群中被绑住双手的曹荣,宛如毒蛇的阴冷眼眸定格在白黎面上。
白黎回眸一瞪,他承受不住威压,不甘心地移开了视线。
一行人过去,往军营方向去了。
白黎猜想,曹荣是奸细,李东应该是不知情,但他有没有睁只眼闭只眼就不好说了。
李东这人为人圆滑,识时务,懂进退,要是没有这事儿,他倒是个能成事的人才。
这下他就算完全不知情也逃不掉管理不严之责,轻则撸了官职罚银子,重则要挨板子下大牢。
一行人走远,正在出神的白黎被村长塞了一把镰刀,再听到劳动所得时,傻眼了。
“成年男子一天一斤黑面,女子半斤?”
木朗德认真回答:“是的,这还是咱们黔地才有,别的地方每天只发两个黑面馒头。”
白宗仁在旁边为家人普及:大周国有两个流放地,一个是越州军户地,一个是黔州边防地。
越州那边常年水灾,粮食减产,很多时候还要黔州这边粮食供应。
黔州虽然是山地多,不利于种植稻谷那些需要水源充足的农作物,可是能种玉米、粟米、棉花、大豆、这些耐寒生长能力强的农作物,而且收成不错。
大周盛产粮食之地有越州,黔州,南晋。
白黎这时才大概了解大周的情况,之前她有家族庇佑,过得无忧无虑,天天像个猴子似的上窜下跳,哪里关心过国家大事?
话说回来,她现在有空间,不愁吃不愁穿的,干嘛要去挣那半斤黑面?
她把镰刀塞回给村长,“累死累活干一天才半斤黑面,我不干了,我娘我奶也不干了。”
村长:“这……”
白玥一见赶紧说道:“那我们也不干了,让我爹和我哥去打猎,怎么也能填饱肚子。”
干活那么累,吃的还是黑面,怎么听都没有动力。
“这可不行,你们现在可是犯人,不能私自行动。
女眷身体病弱的可以不去干活,男眷必须要去,不然每人每天倒扣三斤大米。”
“什么!去干活才给一斤黑面,不干活要倒扣三斤大米?
谁定的规矩,还有没有天理了?”
白黎也觉得离谱,就没见过这么不公平的。
村长这时脸都黑了,那么多犯人来到这里都乖乖服从安排,他也就对白将军一家和颜悦色些,竟然被人蹬鼻子上脸了!
“这是上面定的规矩,你不服可以上告!
现在,秋收在即,你们要是耽误了秋粮入库,自己去军部领罚吧!”
这话一出,白黎歇了偷懒的心思,乖乖接过镰刀,带上她娘连夜赶制的纬帽,对身后家人说了声:“走吧!”
白玥傻眼了,“哎!不是……”
她怎么不闹了?
这就妥协啦?
白黎回头白了她一眼,真以为别人都是大傻子,殊不知她自己才是又当又菜的二傻子!
白家人全部领了农具走了,包括八岁的白玉和六岁的白六郎。
农忙时节就没有闲人,孩子干不了大人活,就在大人身后捡拾稻穗,下工了论斤补粮。
白宗申无奈也跟了上去,白虎嘟囔着“饿”,摸着肚子走了。
木氏见人都走远了,只得扯了白玥跟上。
白黎等人爬到了最高处,就见到了一副壮丽的秋收画卷:
金秋的阳光洒在梯田上,一片金黄璀璨,仿佛是大地铺上了一层华丽的金毯。
从上往下看去,一层一层的梯田稻浪翻涌,稻穗泛着金光。
在这层层叠叠的田埂上,农人们肩扛着农具,早早地来到了田间。
他们头戴斗笠,身着粗布衣裳,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男人们挽起裤脚,踏入稻田,弯下腰,挥舞着手中的镰刀,“唰唰”声不绝于耳,一茬茬饱满的稻穗在他们的手中纷纷倒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