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虚弱道:皇后娘娘。
曹皇后看元春气息奄奄,并不提起政宁帝对她的处置,人都要没了,何必让她走的不安心呢。
曹皇后问道:好妹妹,你还有什么心事未了,告诉姐姐。
元春自然想替贾家求情,可她知道后宫不得干政,便是曹皇后也无能为力。元春缓缓侧过头,看向抱琴。她喉咙动了动,似乎想要开口,却发出不声音。
过了许久,元春气若游丝道:她跟了我二十年。。。
元春说完这半句话,再没有力气开口。她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眼睛始终瞪着抱琴,不肯闭上。
曹皇后明白元春的意思,希望能留抱琴一命,但抱琴的生死,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曹皇后不愿元春死不瞑目,于是说道:皇上仁厚,不会为难抱琴的。
元春听了曹皇后的话,心下再无憾事,双眼直勾勾地看向窗外,望着蓝天,心中默默祈祷:若死后有灵,但愿魂魄重回贾家,让我再看一眼亲人。
贾家的人纵有千般不是,也是她魂牵梦萦的亲人。元春抿嘴一笑,心满意足地闭上了双眼。
突然,窗外刮来一阵风,拂过元春的身体,似乎带走了她的芳魂。
曹皇后见元春咽气,不免想起元春刚进宫时的模样。那时的元春,皮肤晶莹剔透,满头秀发光可鉴人。如今她面色青灰,头发凌乱,与过去判若两人。
曹皇后不由自主地抬头看向窗外,长叹一声。世间女子命运并无不同,都只有这四四方方的天,只不过是自己的天在宫里,比别人的略大一些。
抱琴看元春身死,大哭三声,道:姑娘,抱琴来了,九泉之下继续伺候你。
抱琴方才看的分明,曹皇后一脸为难之色,想来是做不得主。既然主子已经不在了,与其胆战心惊地等待圣裁,倒不如一了百了。
抱琴毫不犹豫地站起身,冲向墙壁,嘭的一声,抱琴撞得脑浆迸裂,合上了双眼。
曹皇后身边的宫女见抱琴撞墙自尽,急忙挡在曹皇后面前,生怕这一幕吓到皇后。曹皇后年近四十,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哪会怕这点血腥。
她叹了口气,感慨道:是个忠义的孩子,回头让人给她厚葬了,这点主我还是能做的。
朱永鸿既然决定以美人之礼下葬元春,元春还算是皇家的人,抱琴忠心殉主,厚葬理所应当。
元春的死像一粒灰尘落入湖中,未激起半点涟漪。
一个美人去世,朱永鸿自是不用辍朝,也不命宫女、太监们穿孝。礼部明白皇上的心思,不举行祭礼,不摆供桌果品,将元春草草地下葬了。
王夫人尚不知女儿已经亡故,还抱有一丝幻想,希望政宁帝看在女儿的面上饶自己一命。
她深信阴司的报应,但为了捞钱,连人命官司都敢插手,胆量远胜王熙凤。王夫人从未担心过自己会出事,在她看来贾家权势显赫,娘家给力,即使皇上知道了也不会把自己怎样。
后来,王夫人吃斋念佛,不过是因为早年间亏心事做多了,怕损了阴德,耽误元春在宫里的前程。她整日求神拜佛,就盼着女儿能平步青云。
当王夫人看到贾府被官兵包围时,心知事情败露,而且皇上并没有心慈手软。尽管如此,她仍抱有一线幻想,元春是当今的宠妃,她是宠妃的母亲,圣上能网开一面,从轻发落。
王夫人被关进了皇城司的大牢,刑讯之人一个个凶神恶煞,上来不问话,先动刑。她从小金尊玉贵,手擦破点皮都是天大的委屈了,哪吃的住严刑逼供,很快就招认了所有的罪行。
好在王夫人招供后,给她转移到了刑部的牢里,否则早死在皇城司的诏狱里了。
为了避免贾家众人串供,他们被分开关押,除了过堂时再无见面的机会。今日结案宣判,衙役把几人从牢房里带了出来。
王夫人瞥了一眼贾政,见他苍老了许多,双目浑浊,皮肤松弛,给人一种极其陌生的感觉。
贾琏看向王熙凤,似乎也认不出来眼前之人了。她眼窝深陷,神色憔悴,哪有半分神妃仙子的模样。
几人来至公堂,除了贾赦,其余四人都诚惶诚恐地跪在地上,不敢显露出出半点的傲慢之色。
贾家的案子已经审理过很多次了,细节清楚无遗,今天只是宣判。主审的堂官不和几人废话,直接打开卷宗开始宣读。
贾赦在这几人中罪名最重,被判了腰斩并弃市三日。若是普通人犯下如此严重的罪行,肯定要判处凌迟。不过贾赦是功臣之后,朱永鸿不愿刑罚过重,因此只判了斩刑。
贾赦虽然放荡不羁,但他小时候读过几天书,又有爵位在身,对朝廷的法度规章十分清楚。他对自己犯下的罪行心知肚明,够他杀头好几回的了,因此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贾赦清楚自己打小就是这种荒淫暴虐的脾气,无论父亲如何打骂,他都改不了。在他看来人生苦短,就该及时行乐,不需在乎别人的生死。如今他年过半百,逍遥快乐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