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毒术,听说木伊卡族长请来的是食毒教传人,还是一位毒神,他就想探探你的根底。”
“他倒不见得全是坏心,可现在三寨中的气氛紧张,他抱着不纯的心思跟你进山,你一不小心就会出事。”
顾绛讷讷道:“白施主若是想学这些毒术,可以去寻广德师父的,他除了炼毒神的法子不教,别的,只要有人问,就会答。”
孙七没见过广德和尚,只听自己师父说过,说这人十分邪性,可在这小和尚嘴里,倒像是个宽和长者。
他低头看着这涉世未深的小和尚手腕上的银铃,和自己腰间坠着的一模一样,正是三寨发出的三圣铃,忽然有些好奇,这三圣铃每次都是三枚一起发出的,现在两枚在这儿了。黑龙寨请的是自己师父“百草老人”,青林寨请的是毒神广德和尚,那第三枚出自头寨的三圣铃,请的又是哪位人物呢?
要知道,这三圣铃请客的对象也是寨子势力的体现,作为头寨,他们请的客人不说压另外两寨一头,至少要相差不多。
如今江湖上,能和百草老人、毒神相较的大家,还有谁?
【作者有话说】
可能有新来的朋友不清楚,这本小说其实是作者写的《天下有敌》的第二部,这部分联系可能还不深,下一个世界回《说英雄》牵涉到不少第一部的剧情,到时候我会简单说一下剧情联系,但是不会提得太详细,要是到时候有不太明白的亲,可以去看第一部《迷天》的部分了解一下_(:3」∠)_
第23章
顾绛知道孙七,他是孙白发的小儿子,百草老人的弟子。
“百草”这个名号源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最终食断肠草而死,百草老人昔年也以一味“断肠”闻名,不过他三十岁后就从以毒杀人,转向了以毒救人,在用毒上自成一家,颇有《飞狐》中毒手药王的风范。
孙七作为他的弟子,为人风范与其师一脉相承。
顾绛缓缓饮完茶碗中的水,别说,这苗疆的毒混在茶里,味道浑然一体,自有一番风味,孙七刚刚借着掏手帕擦汗,撒了一点解药出来,这药粉无味,悄无声息地销了茶中的毒,茶味也跟着淡了。
这毒药的毒性并不强,只是会让人手脚酸软,上吐下泻,多半是三寨的人设下,拦阻那些想要进山的外人,如果能自己解毒,就是有手段准备,自诩不怕山中毒蛊,对这些人,这碗茶就是一个下马威。
孙七自然不会觉得毒神广德的弟子不懂毒,他要真的连这点毒都解不了,也不必进山了,老毒神也不会放心让他来,只是这位毒医的确是医者仁心,用白老板的话说就是“烂好人”。
顾绛并不讨厌“烂好人”,虽说有时候好心会办坏事,但好人总是比坏人好的,在江湖上行走,做个坏人很容易,做个好人却不容易。
所以当孙七邀他同行时,顾绛答应了下来。
南疆的山和别处的山没什么两样,山上的丛林也是郁郁葱葱,阳光穿透枝叶的缝隙落下来,将地上的花草染上光晕,拂去林间浓重的湿气,蒸出淡淡的草木气息来,还混着土腥味儿。
孙七则和顾绛说起了他们来此的目的——万仙大会:“他们说的仙,就是蛊。蛊师们觉得真正的蛊王有神,能庇护家中平安,养得牛羊康健,识得人心善恶,他们养蛊,就是中原人眼里的修行,修行到了,就成了仙。”
顾绛似是不解:“蛊虫说到底都是虫,怎么会是神呢?”
孙七认真地想了想,说到:“你看,咱们汉人崇拜龙,甚至觉得蛇可以通过修行变成蛟,再变成龙,还有鲤鱼跳过龙门就能成龙的说法,那蛇和鲤鱼,怎么会是龙呢?”
顾绛点头道:“孙施主说得对,是我着相了。蛇和鲤鱼可以变成龙,蛊也可能变成神,抛去这些外表名相,都是人寄托向上的心,和对天地自然的敬畏,本是一样的,而只要念动性至,人心中自然就有了神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