咐翠丫把肉干都挂起来,吩咐齐三郎跟喜子把菜干先放去了那个放蜡烛的倒座房里。
齐三郎忙完了,跟着赵氏回了堂屋。
赵氏又给齐三郎倒了一碗茶,“三郎,你跟杏儿先在倒座房住下吧?”
杏儿拘谨地坐在齐三郎旁边,转头看了他一眼。
五郎媳妇刚生产,他们不好在这边叨扰。当初说的就是他来帮五郎管理庄子上的桃园,还是住在庄子上方便。
去年的时候,他都已经把庄子那边摸透了,自己要住的院子也看好了。
齐三郎接过赵氏手里的茶喝了一口,才开口道:“二伯母,等会儿我跟杏儿就直接去庄子上吧。庄子那边,庄头院子旁边还有个小院儿,比西柳村咱家的院子还好,我们直接去那边安置就行了。”
赵氏想着如此也好,便说:“等一下回去的时候,让翠丫跟着你们过去,让她帮着你们收拾一下。”
坐在齐三郎身边的杏儿终于开口了,“二伯母,我、我们自己也能收拾。”
在西柳村的时候,杏儿也没有觉着赵氏不好相与,相反她觉着赵氏是个很和善的人。
可到了京城之后,看着穿着一身深褐色绸子衣裳的赵氏,不知为啥,她有些不敢亲近了。
赵氏思忖着,齐三郎他们刚到京城,且天色也不早了,等他们去到庄子上,再收拾收拾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休息呢。
到时候让他们在这边住一晚再回去,赵氏不再跟他们纠结住哪里的事儿,她开口问家里的最近有啥事儿没有?
家里都是跟往常一样,也没有什么特别要说的,唯一可说的便是二丫的亲事了。
家中五郎一路高中状元还留在京城做了京官,在整个临阳县他们齐家那都是出了名的。
去岁,十三岁的二丫到了说亲的年岁,他从京城回去后,便发现请媒婆过来他家提亲的人家多了起来。
有富户员外家,也有小商贩家,还有秀才家,总之过来提亲的人家哪家都很好。
他爹娘一时间也不知道该选哪家好,大伯让他爹请齐氏族长来拿主意。
族长见识多,他大伯还有他爹跟族长商量了一上午,最后给二丫定下了镇子上书塾夫子家的二儿子。
赵氏听了微微点了点头,连说:“夫子家好,不说大富大贵,好歹是书香之家。”
而齐氏的族长却不是这样想的,他想着西柳村齐氏一族除了齐老二家的五郎也没有个读书的材料。
下面除了六郎,小辈们也都在书塾读书,可他们年岁都还小。
夫子家的二儿子今岁才十六,已经中了童生,在他看来也算是年轻有为。
之后那小子若是能考到京城,也算是给齐五郎一个助力。
孤木难支,官场更是如此吧。
第153章 娘家人来了
母女二人隔了一年时间没有见,再见面难免情绪激动了一些。
冯氏掏出帕子给苏桃擦了擦眼泪,盯着她的脸打量了一番。
闺女面色红润,比来京城之前还胖了些,如此看来赵氏把苏桃照顾的很好,冯氏心里高兴。
她见苏桃上面穿了个加棉的小袄,下面穿着绸子的裙儿,不知道裙儿是不是夹层的。
苏桃刚生产,虽然门上挂着挡风的青绸帘子,外间还是有些冷的,她拉着苏桃往里间走。
里间燃着炭盆,比外面暖和许多。
苏桃一进里间,就拉着冯氏去看朗哥儿。
“娘,你看。他叫朗哥儿。”
朗哥儿包着小包被躺在床上,包被上还盖着一层薄被。小家伙睡得正香,脸上白嫩嫩肉嘟嘟的,冯氏见了欣喜,脸上不自觉挂上个微笑。
冯氏看了好几眼才收回视线,她拉着苏桃的手说:“头胎就生了个小子,阿桃是个有福气的。”
苏桃拉着冯氏坐下,“娘,什么小子闺女的,我婆母做衣裳的时候,小子闺女的都备了。”
冯氏听苏桃这样说,斜乜了她一眼,嘴角依然挂着微笑,在苏桃额头点了一下,“你婆母开明,是阿娘多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