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勇公家、襄勇侯家、一等子傅清家、一等男奎林家、云骑尉福灵安家,遂成为清中后期旗人世家中的翘楚。孝贤纯皇后的妹夫萨喇善,作为闲散宗室出身的宗室侍卫,亦受到高宗的特殊重用,从乾隆元年开始历任副都统、吉林将军,达成门第的“逆袭”。就连孝贤纯皇后的乳母家族,亦因孝贤纯皇后的缘故,以李荣保家户下家奴的身份被赐入旗,2成为镶黄旗包衣管领下的开户旗人。3
——————————
1谨按,根据清人笔记,傅恒行十,这个排行可能是计算上了夭折的兄长,也可能是男女大排行。
2《奏请将皇后之奶公塞克一家归人镶黄旗给差食俸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编:《清宫内务府奏销档》,第19册 ,第96—99页。
3此段富察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沙济富察氏宗谱》;敦崇:《思恩太守年谱》,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入宫背景]
根据目前的资料,雍正朝第一次挑选八旗秀女可能是雍正二年,第二次则为雍正五年。孝贤纯皇后应该即是在雍正五年的挑选中被选为高宗的霸福晋。根据清代官方的说法,世宗秘密立储是在雍正元年八月,即世宗在挑选孝贤纯皇后为高宗元妃时,高宗未来的身份已经内定,可知世宗是按照未来皇后的标准选中孝贤纯皇后的。当时,孝贤纯皇后的二伯父马齐仍在朝中担任保和殿大学士,是举足轻重的大臣,孝贤纯皇后作为其侄女被选为储君嫡室,亦有政治上的考量。
[宫廷生活]
根据档案,孝贤纯皇后在雍正五年七月十八日入宫与高宗成大婚礼。成婚之后,高宗与孝贤纯皇后住在西二所,此西二所在高宗即位之后,作为潜邸被升为重华宫。在潜邸时期,作为高宗的嫡福晋,孝贤纯皇后为高宗生育了一子两女,其中:第一女两岁夭折;第二子永琏在乾隆三年夭折;第三女长大成人,即和敬固伦公主。高宗即位之后,孝贤纯皇后以嫡福晋的身份被册立为皇后,统御后宫。对孝贤纯皇后统御后宫的情况,高宗曾经评价道:“朕躬揽万几,勤劳宵旰。宫闱内政,全资孝贤皇后综理。皇后上侍圣母皇太后,承欢朝夕,纯孝性成。而治事精详,轻重得体,自妃嫔以至宫人,无不奉法感恩,心悦诚服。十余年来,朕之得以专心国事,有余暇以从容册府者,皇后之助也。”2至于细节之处,高宗曾经在御制诗的题记中写道:“朕读皇祖御制清文鉴,知我国初旧俗,有取鹿尾瓻毛缘袖以代金线者,盖彼时居关外,金线殊艰致也。去秋塞外较猎,偶忆此事,告之先皇后,皇后即制此燧囊以献。”3由此可见,孝贤纯皇后不仅相当称职,而且在细微之处也颇见体贴。4
以后世的角度来看,高宗生平自视极高,万事皆自以为表率,在生活方面,亦汲汲营造一种“模范家庭”的氛围。孝贤纯皇后的贤淑,难免有高宗的
——————————
1《口奏绿头牌白本档案》,雍正五年七月十七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秦铺档(缩微胶卷)》。
2《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18,乾隆十三年七月癸未条,《清实录》,第13册 ,第218、219页。
3《乾隆御制诗文全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册 ,第227页
4谨按,孝贤纯皇后所制的荷包(燧囊),后来被作为遗念珍藏在宫廷内,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刻意夸大,但是基本与高宗的期许相符。除此之外,高宗还有一个重大愿望,即在于以嫡子立嗣。早在即位伊始的乾隆元年,高宗便将孝贤纯皇后所生的皇二子永琏秘密立储,结果永琏在乾隆三年夭折。乾隆十一年,已经三十五岁的孝贤纯皇后再次生子,即皇七子永琮。高宗称:“圣母皇太后因其出自正嫡,聪颖殊常,钟爱最笃。朕亦深望教养成立,可属承祧。”然而永琮在乾隆十二年十二月因出痘而夭折。高宗自己反省道:“嫡嗣再殇,推求其故,得非本朝自世祖章皇帝以至朕躬,皆未有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者。岂心有所不愿,亦遭遇使然耳。似此竟成家法,乃朕立意私庆,必欲以嫡子承统,行先人所未曾行之事,邀先人所不能获之福,此乃朕过耶。”1最终,以嫡子立嗣的愿望亦未能实现。
乾隆十三年二月,孝贤纯皇后随高宗和孝圣宪皇后东巡山东。三月十一日,帝后在德州登舟。同日亥时,孝贤纯皇后在御舟上病逝。根据高宗的说法:“皇后同朕奉皇太后东巡,诸礼已毕。忽在济南,微感寒疾。将息数天,已觉渐愈。诚恐久驻劳众,重崖圣母之念,劝朕回銮。朕亦以肤疴已痊,途次亦可将息,因命车驾还京。今至德州水程,忽遭变故。”2由此可知,孝贤纯皇后是在东巡路上染病而崩逝。三月十七日,孝贤纯皇后的灵柩还宫,停灵在长春宫。关于孝贤纯皇后灵柩回宫的情况,时代稍后的和硕礼亲王昭梿在其《啸亭杂录》中记载说:“孝贤纯皇后崩于德州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