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朕能走到对岸吗 第681节(1 / 2)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王朗双眼圆睁,面色惨白如纸,身体摇摇欲坠:“你……你……噗啊——!!”

只见一口鲜血从王朗的嘴中喷出。

他踉跄几步,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这一幕让全场都为之震惊!

王朗……竟被诸葛亮说得吐血?

“景严兄!”

华歆、邴原神色大变,连忙上前去搀扶王朗,却发现他的气息微弱、眼神涣散,已然说不出话来。

郭嘉、庞统、徐庶以及台下的吕布、司马懿等人也都一脸震惊之色。

纷纷用惊骇的目光看向神色冷峻的诸葛亮。

平日里诸葛亮性情温和,甚少与人相争,谁知今日一出手就这般惊世骇俗!

诸葛亮此时却并未停下,目光从郑玄、华歆等人身上扫过,最终看向台下在场的众人。

“今日,亮不单是与诸位大儒辩,更是要与这腐朽的守旧观念一争高下!”

“儒学的精髓,在于仁、义、礼、智、信,在于以民为本,在于让天下苍生皆能过上安稳日子!”

“可如今,竟有人将其歪曲成束缚革新、维护私利的工具,这才是对先圣的大不敬!”

这时台下有一名士子忍不住站了出来,拱手说道:“话虽如此,但诸葛中书又怎知新学便一定是对的?”

“儒学虽有弊端,却也维系多年,怎能轻易摒弃?若新学反倒不如旧学,又当如何?”

诸葛亮神色一凛,回应道:“若因惧怕变数,便固步自封,那我大汉永无复兴之日!”

“当年商君变法,秦国上下起初也诸多不适,可最终如何?秦国国力大增,为一统天下奠定根基!”

“变革虽会有阵痛,但只要方向正确、坚持到底,则必能迎来曙光!”

“变则生,不变则死!”

话音落下,又有人不服气地反驳:“诸葛中书所言变革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新学更是毫无可取之处!”

此时此刻,这场辩论已经不再局限于台上,而是与在场的所有儒学的支持者辩论了。

辩论也从新旧之争蔓延到变法革新上。

诸葛亮毫不迟疑道:“新学的根本在于律法、工冶、数算、政治四大类。”

“说是新学,实则为法家、墨家、儒家之结合,各取其优而摒除劣势。”

“以儒学之仁义礼法为魂,以法家之制度为骨,以墨家之技术为血肉,这——”

“就是新学!”

第510章 工与谋国,拙于谋身

新学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学派,而是博采各家之长、避各家之短,而根本的目的和思想只有一个。

那就是令大汉富强!

此时诸葛亮的气势已经压倒了全场,但他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沉声说道:“这世上从来没有什么东西是完美的、一成不变的。”

“所谓人无完人,哪怕是圣人亦会犯错,更遑论圣人留下来的学说和思想?”

“我们不该一味推崇某一思想或者学说,而是要学会用辩证的目光去看待,不断推陈革新。”

“新学或许也有缺陷与不足,只是我们目前还未发现,但这不是我们因噎废食的理由。”

“我们要做的是在推行新学的过程中找到其漏洞,然后再将其完善,最终令其成为最适合我大汉的模样!”

“这才是新学的本质所在!”

这一番话说完以后,全场士子儒生们再无一人站出来反驳,鸦雀无声。

“赢了……”

在后方的坐席上,郭嘉眼中浮现出一丝激动之色,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诸葛亮的发言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这场辩论他们已然取得了胜利!

不过,还需要最后添一把火。

郭嘉站起身来,上前对郑玄正色说道:“郑公,我再度重申一遍,我们并非是想废除儒学,儒学的精髓我们会吸收,需要摒除的仅仅是糟粕而已。”

“我已向陛下建言,将儒学纳入国子监政治一科,并请大儒担任讲师为学子们授课。”

“此事已经得到了陛下的首肯。”

这件事的确是真的,而郭嘉直到现在才公布这个消息,就是为了打消在场所有儒生们的抵触之心。

果不其然,在郭嘉宣布这个消息后,不少士子儒生们都面露诧异之色。

自古以来,学派之间的斗争都是很残酷的,失败的那一方必然会走向式微。

这也是许多士子们反对新学的原因。

因为在他们看来一旦儒学被新学取代,那他们以往所学都成了无用之物,这让他们如何能接受?

但听完诸葛亮等人的辩论后,他们才明白自己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

新学不是任何一种学说,它有别于诸子百家任何一种思想。

儒学可以是新学,墨学可以是新学,法学也可以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