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之全数送入了黑镜之中修持,这一次结果比上回稍好一点,十人之中,竟有两名弟子得以维系了下来。
但这也仅仅是初步,他可是知道的,混沌道法每上升一个境界,变化就多上许多,能不能坚持自身不受移化,这还是十分不确定的事。
甚至连他自己都怀疑,此道到底能不能传递下去。
这里他还见到一个比较矛盾的地方,若要想传法,那么这势必要保证世上足够的生灵的存在,不管人身还是其他什么种类,皆为天地一环,都是需要保证存在的。
可有生灵的地方,那就存在规序,哪怕是野兽在会在天地自然约束之下形成一套规序,甚至人种本身的繁衍亦是规序一种。
简而言之,越是深入世间,就越需要遵守这一套东西,所以混沌之道传递下去,势必和世间结合的愈加机密,纯粹的大混沌反而是会移化这些东西的。
但这其实并没有超脱出大混沌的实质,世上任何东西都是在变化之中,从更高的层次看,这仍旧是在大混沌之下的,哪怕天地不存,在变化之中依旧会有新的天地出现,所谓“无中生有,有又化无”,就是如此了。
所以哪怕今日建立稳固的天序,也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变化。
思绪理顺后,他心中也是一阵舒畅。
在持坐几日,他见那几个弟子都没有出现意外,他再度来到了朱亦辞这里,与之进行了第二次接触。
朱亦辞知道他的来意,再次为他做了一次推算,不过这一次却是用了更长时间。
罗钟得了结果后,这回并没有直接离开,而是道:“你似乎很愿意帮助我,而不是因为受了胁迫?”
朱亦辞精神一振,道:“是这样。”
罗钟看着他道:“有意思,看了道册,伱当知道我是谁,也知道我在干什么,我以为你们都是会畏惧我的。”
朱亦辞诚恳道:“在见到阁下之前,在下亦是如此想的,可是在见到阁下后,在下的想法却是有所变化了。混沌之道并不是如在下所想的那样,至少阁下所代表的混沌之道不是如此。”
罗钟道:“就算这样又如何呢?仍不值得你如此做。”
朱亦辞叹道:“阁下当是见到了,我只擅长推算,因此我并不受上层认可。”
在元夏推算之道非常不受待见,大多数都被发配到大后方的冷清之地。纵然现在情况不同,可也只有这方面顶尖层次的推算大能才被元夏所看重。一般的推算之士只是抛遗在这等角落之中,等着道争分出结果。
他无奈道:“在下是十分不喜欢元夏的那一套的,其实元夏可说是无人喜欢。但元夏的天序就是这个样子,是靠上层力量镇压下层,除非上层崩塌,不然永远无法改变……”
他看向罗钟,带着几分期望道:“而混沌之道乃是变化之道,我想能够对世间做出一定改变。不止是我,世上有许多人也是持着与我一般看法,只是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持,阁下若要传法,不妨找到并聚集起这些同道……”
……
……
第一百三十章 法通分异途
罗钟倒是没想到朱亦辞提出这位一点,不过这倒是另他打开了思路,他也是由此想到,自己以前的视野可能太狭窄了。
自己虽然身负传法的职责,但能借用的未必一定要是那些得了混沌道法的弟子,那些与天生与元夏意见相悖的人,也是可以暂且合作的对象。
此前他与天夏联络,其实也是走在这条路上,但是天夏对于他的提防和戒备,还有元夏对底下方方面面的控制,使得他一开始并没有往这方面去多思考。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寻常修士的作用着实不大,哪怕是元神修士也一样,元夏所掌握的上层力量,可以随手可以碾压。
但仅仅从推算之事上能省却大量麻烦来看,这些人不是没有用的,只是看他如何运用。
而且他还想到,对于此刻的自己来说,其实并没有挑三拣四的资格,至少有了这些人明里暗里的支持后,至少能掌握一定的消息渠道,对于元夏的动作也能作出反应。
毕竟混沌道法需要实现,到了世间之内也需要符合一定的现世规律,遵循从弱变强的道理,而不是像混沌寄身一样,能得照见未来之身便就算是成就了。
不过他没有心思去具体操心这些,便道:“你说得这些人,方便联络么?”他又加了一句,“我没兴致去拉拢什么人手,你们毕竟不会信奉混沌大道。”
朱亦辞正色道:“在下明白。”
他也不是真的要奉拜罗钟,他提出这一个想法,一个是对方道法在他之上,而且未来可能不止一次来寻他,这回没有对他怎么样,下一次保不齐是否还会这样,所以他刻意讨好。
还有一个,他的确不喜欢现在元夏的规矩,每每都是想着如何打破,可惜不管他怎么推算,都找不到一条路,反而在这个人出现的时候,他看到了一丝变化,连久久停滞不前的功行都因此有了长进。
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