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看来,不去求那成就玄法大道以作还报,那么解化承负之法当就是落在元夏那里了。
元夏最终是吞化天夏,消杀诸般变化,以己道代天道。而若能阻止此事,所付还报无疑是可以用以削去过往承负的。尤其是元夏对抗天道,更亦为天道所钟,从而得取一定助力。
根据他根据,此并不见得灭去元夏,而是做出远超于自身地位功绩,使得大势偏向天夏便当是足够了。如此就要尽可能重创元夏,削平两方之间的强弱。
这样的话,自己不放先行尝试一下,毕竟如今修行和反击元夏之事并不冲突,他做好自己能做得便是。
实际上现在两边局势已经处在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尽管元夏那边仍是远强于天夏,可天夏这里反而占据了主动。
等到天地真环运转过去,玄廷就会再攻一次元夏,此回他当是更为主动一些。就是如今对于天夏来说最大的困阻,就是元夏那“半觉仙”了,此障坚牢无比,难以攻破,前方就是如此,才拿其没有任何办法。
要说破解之法,也不是没有,当下就有一个,那便是“元都玄图”。这件宝器有其特殊性,不受两界通道所制,可以直接遁至两分天幕之后的,由此破去此宝布置。
可此宝当要用在更为关键的时刻,远还不到现在就拿出来的时候, 荀师和背后那位大能,也未到足以暴露之时。
这里还需要另寻办法才是。
元夏,斗岁世道之中,一名道人坐于悬空法台之上,台阶之下的阵位,依然是空空如也。
虽然天势拨转,似如高道人、辛道人等人并没有能够回来,这是因为他们早已化成了他道法一部分,并且从上层宝器之中也抹去了诸般痕迹,没有可能再回来了。
这时一枚符书飞来,他拿在了手中,打开一看,忖道:“两殿和上三世欲行守御之策,以待变数么?”
他想了想,暗道:“这样也好,若是下回天夏来攻,那张道人身为天夏能手,必然会至,那时候我当与之一会,唯有与此人论过,才能完我之道业。”
高道人、辛道人皆是亡败于张御剑下,如果不能杀死张御,消此承负,那么他功行就不能得全,无有可能寻渡上境,故他必须寻张御一战,以此补完功果,
这时他拿过一把拂尘,对着下方一扫,便见身前棋盘之上诸子皆乱,难以辨认,见状他却微微一笑,天序有缺,天机纷乱,难算始终,这才他等候已久的机会,此番若得功成,上境道位或可占得一席。
……
……
第五百三十四章 感机循身负
张御自请教庄执摄归来后,一直在思索削减承负之事,他要走的,自然不会是什么避世削杀之法,而当是走那还报之路。
因为他是乘渡上了天夏这驾巨舟,才得以修炼到今时今日这般境界,这里不可避免得了天夏之承负。
所以削减承负,自然要是落在还报天夏之上。
简单来说,凡是有利于提升天夏整体实力,或者相助天夏追胜元夏之事,都是有可能削减自身承负的。
这方面他其实一直以来都在做。他所修的乃是玄法,而玄法本来就是入世之法。随着玄法的兴盛,玄修的增多,天夏的实力也是不断提升着,故这还报其实不知不觉一直在做着。
只是随着境界的逐渐,所结承负远远不是过往能比的。
他认为过去修道人功行一高,破开一重境界,所谓过往承负皆去,实际上只是因为自身能为更高,所以过往承负无从纠缠,并不是真的无有。
而修士每一次提升都是不易,但很少受承负牵扯,这里因为能够获得来自门派、来自同道助力,使得功行较为容易攀升。
可是到更上一层境界之后,过往的承负得以压下,更多承负却是涌入进来,这就迫使有志于道途之人不得不往上行走。至于停滞不前之人倒也不见得会受天机反算,因为此辈寿数有限,天机杀数还到不了他们身上。
唯有寿数无尽之人才会受此摧折,所以到了玄尊境界后,就更需讲究这些了。
可是由玄尊再往上走,当中譬若寄虚和摘取上乘功果倒还好说,总有前人道法和经验可以参照借鉴。求全几乎便只得依靠自身。
有些大势力或还能加以帮衬,比如天夏以镇道之宝镇定四维。可是再往上境而去,几无人可以相助,亦无法从外借力,所以这里面的承负就需要修道人一人来背负了。
只是承负纠缠你不知道到底是多少,这里只能靠修道人的自我判断,这里便有些被动了。
承负通常是无法望见的,因为此中牵扯到了天机纠缠,除非你能望透天机,否则没法知悉具体。
可天机变化无常,要是真正完全了然,那就是近道之人了,那也用不着在意承负了。
只是他想着,既然直接观望不可行,那么是否可以换一个方式呢?
自己掌握着大道之印,不需要去见,只是去感应这点承负对自己能够造成多少妨碍便好,假设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