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眼神深静,看去望不见底的深潭,此刻见他化身出来,不由向他多打量了几眼。
张御没有与其人交流的意思,对方不过是一个分身罢了,便是杀散了也毫无意义,只要不往裂隙之中来,那么他就不必要去与其斗战。
他不说话,那赤袍少年却是主动开口道:“看你模样,你就是让浑空吃亏的那人吧?怎么样,要不要来我上宸天?这比你在天夏受到各种规矩束缚好多了。”
张御淡言道:“天夏比你们上宸天强盛,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规矩。”
那赤袍少年不以为然,道:“那也是天夏之强盛,又非你之强盛,我辈修士,只为存己而已,何须在意他人他物。”
张御没有去与他争辩,这般修道人,能修到这等境地,自然也有着自身的道念存在,不会被人轻易动摇的,只这般讨论是没法得出一个结果来的,反而直接动手展示道理,那才更容易说服他人。
那赤袍少年看了看他,忽然道:“这里既然被你守住了,想来也是过不去了,左右也是无事,不如你便陪我一论道法吧。”他说话之间,身上衣袍已然化作无数鲜红光气,向他漫卷而来。
张御站在原处不动,似是对那些赤红光气视而不见。
但是这个时候,忽有一青一白两道光华自那隙口之中飞出,只是一闪之间,那赤袍少年在愕然之中就被两道剑光斩成数段,随后他袍袖一卷,彻底将这一具化身彻底化尽。那两道剑光在虚空之中转有一圈之后,又落回了裂隙之中。
他淡然看着前方,既然自己正身在后面,又何必化身上去交战?不过也就是一剑了账之事,对方不好好站在那里,却选择冲过来与他斗战,何其不智。
而在外层虚空之中,玄尊化身被斩,再想派一具过来可没那么容易了。
他侧过身对着隙口一拿,待之合拢,随即身躯一晃,便就散了去。
内层之中,张御任由两把飞剑落回到了心光之内,继续看向前方,不过来人似没再有试探的意思,气息逐渐远去,裂隙之中的闪光也是熄灭了下去,玉航道人又再次化出了一具化身,去了外层镇守在裂隙另一端。
看来果如他判断的一般,对方只是前来示威和试探的。
此事一了,他这时才重新拿出那封书信看了起来,发现这是高、风二人送来的。
书信之中表示,只要他肯在正名也承认二人之道法,那么二人愿意日后奉他为首,时机一至,便承认他为玄法开道之祖。
他摇了摇头,这两个人根本就不明白,他要正法,并不是为了争这个开道之祖的名分,而是为了给天下玄修指明一条正路。
而这两位的道法不正,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承认的。
至于说两人担心一旦为玄法正名,会引发天下玄修之动荡一说,其实现在已是立不住脚了。
先不说根据他的判断,这根本不会有什么太大变动,再一个,两人以为他不计较这事就不会发生了么?
现在已是有一位原来负责镇守外层的浑修投靠了外层,这人说不定就知道“玄法”的内幕。
那不定什么时候,幽城或是上宸天就会先将事给暴了出来。
现在没动静,要么是此辈认为时机不对,要么就是那位浑修把这个当作筹码,还没有报上去。
那与其等敌人来暴露此法,那还不如由玄廷自己来揭开这个疮疤,至少现在玄法已真正得有前路了,所以这件事是决计不可能遮掩下去的。
倒是另一件事,两人说有真修会趁着这个机会一并提出废除玄法的要求,他承认这个可能是有的。
可是若对方真要达成此事,也绝不会因为玄法不正名而停下,他与这两人站到一处,反而名不正言不顺,更给对方发作的借口。
而抵挡废玄之论,既然他为开辟玄法前路之人,那么他自会一力担起。
他把衣袖一挥,这一封符书便被震散成了无数光点,就此飞落入了大海风潮之中,再寻觅不到半点痕迹。
……
……
第十六章 布子天地间
张御把符信挥散之后,他看向前方的地陆轮廓,这一次既是来至翼空上洲附近,那他也正好见一见明周道人推荐上来的驻守修士,安排一些具体事宜。
各洲宿尽管一发现裂隙也会及时上报,可那是报到玄廷的,并不会直接报到他这里,如此便隔了一层。
他身为守正,如有外敌之时,他当要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所以守正宫也必须在各地有自己的驻守。
其他地方还好说,便有裂隙,放在无边虚空和无尽荒原之中,一般也需很长时间才会被发现,甚至不被发现,而裂隙在时日推移之下,自身也是会逐渐消亡的。
可翼空上洲这里因为有三道大裂隙的存在,其余裂隙也会时不时的诞生,所以必须着重加以关注。
于是他意念一转,一个化身自正身之中踏步而去,而白果所化的小道童也是跟随在了身边,一同翼空上洲之中行渡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