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御史中丞吕公着吕大人是老王推荐上去分化言官的,吕大人日常还兼任老王和司马光之间的调停者,青苗法出来後也换了立场,前不久才被贬出京城。
其他大大小小的反对就更不用说了,亏得老王心态好,换个人过来都扛不住那铺天盖地的抗议。
苏景殊摇头晃脑的想着,心道幸好那两年他不在京城,不然就他这心态还真不一定能稳得住,“爹,欧阳公在家闭门不出真的什麽都不管了吗?”
他回家这几个月的确没怎麽听到过欧阳修的消息,不过那是他消息不灵通,他爹这儿肯定有别的消息。
苏洵:……
这时候又说自己消息不灵通了,先前写戏本子挑动城中百姓情绪时说“没人比我消息更灵通”的是谁?
苏景殊伏低做小伺候他爹上马车,然後麻溜儿的钻进去准备听他爹讲故事。
知父莫若子,看他爹这反应就知道肯定还有别的他不知道的事情。
虽然欧阳公最近着实有点惨,但是不得不说,他身上大宋文人的刻板毛病还挺多的。
首先,重文轻武就不多说,朝中武将没有没被他喷过的,其中狄青狄大元帅是集火点,在狄青的事情上他和文彦博文相公统一战线,弄得狄大元帅都冲上大宋武将最高峰了都不敢在京城多留。
他本以为回京时能看到狄青家里的小娃娃,没想到狄大元帅在听说文相公要回京的时候就连忙收拾行囊带着乐平公主和宝贝儿子去了西北边城,大过年的都没回京城。
其次,欧阳修是个战斗力爆表的杠精,不光杠武将还杠同朝为官的文人,连包大人都逃不过他的吐槽,甚至偶尔还会充当一下猪队友坑自己人。
说真的,他至今想不通欧阳公为什麽会在庆历新政的风口浪尖上写《朋党论》。
想不通就想不通吧,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他总不能真的到人家跟前问,那会让欧阳公觉得他是上门找茬连着他爹一起赶出去。
喷人者人恒喷之,比起在朝堂上拉仇恨,他感觉欧阳公提前过上退休的生活也不错。
人不在朝堂盯他的人就会变少,在家着书立说也符合他当代大儒的身份,没有比这更好的安度晚年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