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不说太子武功不弱,寻常人伤不了太子,就说太子离京,身边必定带了高手,属下以为王爷兵行险着,实在是没必要。
是先生太过小心了,太子身边有高手,本王也有。
双拳难敌四腿。
太子功夫再好,能以一敌十,未必就能以一敌百。
可是王爷
好了,这件事本王心意已决,是成是败本王都认了,先生无需多言。
清王并不想再跟他多说此事,话题一转:先生还是帮本王想想,如何才能拉拢乔、孙、齐三人,让他们心甘情愿为本王所用。
对于这件事,庆行远还是那句话。
此时王爷也不用急,时机成熟,不用王爷主动示好,他们自会来找,如若被他们察觉王爷着急拉拢,日后恐不能轻易受管束。
这些话清王倒是听进去了。
≈本王知道,那就依先生所言。≈
离开清王的院子,庆行远面上的忧色仍旧不减。
清王虽然愿意给他几分面子,但是本性独断。
小事上或许愿意听他的,大事上却总固执己见。
太子刚离京,清王就派人紧随其后。
走得是一个方向,行的还是谋刺之事。
就算真的在宫外除掉太子,日后被查出来,沾上谋杀储君的嫌疑,岂是太后几句作证就能将清王摘出去。
先生是来找我的吗?
不知不觉庆行远竟然走到的秦恒的院子。
秦恒正好要出门,两人在院门口遇上了。
世子。庆行远给秦恒行礼起身后道:属下有事跟世子商议。
秦恒见他神色严肃,当即歇了外出的心思,将人带进院中说话。
先生因何面色愁郁,可是父王那儿出了什么事?
庆行远面上无奈之色尽显,知晓此事的严重性,他没有隐瞒秦恒。
秦恒得知自己父王的安排,也是震惊。
父王此举会不会太过急了,万一父王就没想过后果吗?
万一什么,秦恒不用说,庆行远就知道他与自己想的一样。
世子的顾虑也是属下的顾虑,可王爷心意已决,属下说的话,王爷听不进去,属下实在是觉得不妥,所以只能来见世子。
先生的意思是,要我去劝父王?
庆行远摇头:如属下方才所说,王爷心意已决,现在谁去劝他都听不进去,就是世子劝了,恐也无济于事。
那先生的意思是?
世子身上可有王爷的信物?
秦恒想了想,点头:有。
庆行远松了一口气:既然如此那就简单了,王爷不召回那些人,世子可以让人拿着王爷的信物将人召回来。
这倒是个好办法,不过万一坏了父王的事情,父王恐怕要不高兴。
庆行远见秦恒迟疑,明白他的担心。
可现下却是没时间再让他犹豫。
世子听属下一言,太子离京事出突然,王爷也是今晨才得知,这么短的时间,如何精密部署?
即便事情真成了,皇上一旦知道王爷的人跟着太子离京,就算找不到证据,怀疑的种子一旦落下,也于王爷大事不利。
若事情不成,也会有过早暴露自己的危险。
秦恒知道庆行远分析得没错。
成与不成,现在都不是好时机。
是父王太着急了。
秦恒也知道父王向来忌惮太子。
或许是因为那年,太子借着一首诗,竟然直白地将父王的野心平白摊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