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严格说起来,小川敬武的做法也没有错,既然渡边一木不再负责情报工作,这种谈论情报工作的场合,他确实不方便出面,但没这么说话的!
秦淮河畔锦云楼。
“韩君可能也注意到了,我对渡边君的态度有些生硬,这也是机关长明确要求的,渡边君是一位资深的帝国特工,也为帝国在中国的情报工作,做了很大的贡献,但这不能作为他失败的理由。”
“大日本帝国的情报工作,是远远领先于中国的,在全世界也是最顶尖的,但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很善于学习,也很善于总结经验,他们在进步,这大半年的时间,不只是金陵连续出现情报小组被破获的重大损失,在沪市也出现了同样的事件。”
“在这么紧急的局势下,渡边一木的经验陈旧,没有丝毫的创造力,继续沿用老一套的办法来应付二处,他只会让帝国特工葬送宝贵的生命,他太相信帝国特工的能力,看不起二处的特务人员,明明已经提前得到了你的预警,却没有采取断然措施,这样的心态,让机关长对他的看法非常不好。”
“我这次奉命前来接手金陵的情报工作,机关长要求我,必须要敲打渡边一木,本来这次按照机关长的意思,要勒令他切腹的,念在他为帝国服务多年,给了他一次机会,再不好好表现,他会很惨的。”小川敬武说道。
难怪,原来背后还有这么一段故事!这货说话有逻辑有条理,能被派到金陵做情报总负责人,看来也不是没有道理。
“金陵政府的调统局第二处,的确是让人感觉到畏惧,我曾经在二处实习了一段时间,当时没觉得怎么样,根本就找不到日本特工的线索,矛头是指向地下党和军队中的某些势力。”
“随着去年年底,为了加强领袖官邸的安保工作,我被调入宪兵司令部,兼任军事警察科长,日常负责便衣宪兵的事务,几乎每次二处针对日本特工的行动,我都有参与,真是匪夷所思,我想不到二处的进步居然如此之快。”
“你说沪市也有同样的事件,可能是沪市市政府保安处的保安二团,曾经抓捕了几个被帝国特工收买的叛徒,当时我正好在沪市,代表宪兵司令部前往淞沪警备司令部,参与了案件的收尾。”
“二处在沪市的力量,就是半公开的侦察大队,相对金陵总部来说比较薄弱,而沪市是特务机关的驻地,资源最多实力最强,在这样的情况下,居然还不能应对侦察大队的破坏,这似乎有些说不过去吧?”韩霖说道。
“你放心,就如你所说,帝国特工不会被动挨打的,自然要进行反击,侦察大队的这点本事,早晚都要掉入我们的圈套中,他们也和渡边君对二处的想法一样,对我们帝国特工的能力严重低估,瞧着吧,会给我们一个好消息的。”小川敬武笑着说道。
圈套的背后博弈 上
韩霖顺着小川敬武的话,故意提起了保安二团的案子,抬高了淞沪警备司令部侦察大队的能力,原本是为自己接下来到沪市,处理保安一团日谍案的时候埋下伏笔,让日本驻沪特务机关不至于怀疑到自己。
可是听到小川敬武的话,他立刻意识到问题很严重,因为许寅正小组目前监视的几个主要目标,都是来自小林广助的招供。
虽然小林广助秘密被送到金陵后,特别小组没有采取抓捕和破坏行动,但是却对几个他知道的目标,进行了长期的监视和跟踪。
长时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特务机关认为小林广助肯定是落到了二处的手里,就利用此人知道的情况,暗地里布了个局,目的是要钓鱼。
换句话说,日本特务机关也有着极高的警惕性,针对小林广助的事情,提前采取了防范措施,所以才造成特别小组,没有能够顺利挖出他们联系的内线。
也是因为这样的警觉,特务机关察觉到了有人在监视这几个间谍,只要行动就有迹象,对方故意要被监视的人表面上正常活动,暗地里,在他们的身边却隐藏着针对追踪特工的一次伏杀!
一旦发现有跟踪的人,他们就会立刻实施反跟踪!
最为可怕的后果是,被驻沪特务机关找到特别小组的驻地,甚至会采取密捕和暗杀这样的手段!“你告诉许寅正,他目前监视的几个目标,很大可能是敌人的圈套,安排监视的人,分批陆续撤到淞沪警备司令部,我会给吴乃贤打电话说一声的。”
“今天晚上曹建东和办事处的弟兄们,就连夜开车到沪市支援,你来负责接应,等着曹建东的电话联系,然后协助许寅正来应对目前的局面。要许寅正自己谨慎小心,我的意思是,主要是不能慌乱,也不能急于撤退,以致于露出什么马脚,引起敌人的注意,这场游戏才刚刚开始!”韩霖回到了家里,拿起电话就打给了岳迎丰。
“您的意思是说,许寅正小组居然中了日本特务机关的圈套?您什么时候来沪市?”岳迎丰急忙问道。
听到老大的话,他下的冷汗都出来了,这次的事情,绝对是外勤组时期到现在的首次危机,以前根本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日本特务暗地里设圈套挖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