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八章 水路不险 直下江南(2 / 3)

&esp;&esp;那何尚云一看就是读死书的呆子,不然也不会上前拦住谢仙子,也不会被你一句话堵在那里。这种人,不算读书人。”

&esp;&esp;大老粗三个字占了老粗二字的徐子东对那读书人不甚感冒,又道:“读书人的事我还真不懂,只是读书人没有武力,这天下人为何要听他的?”

&esp;&esp;姜浩言一脸鄙夷道:“世间都有教化规矩,读书人手上没有力,可那教化规矩就是他手中的剑,这你总知道。天下听的不是读书人的话,而是读书人的规矩。

&esp;&esp;自张家圣人提出儒学,历代皇家极是推崇,治国多以儒家为基,儒家规矩,便是读书人的规矩,便是天下的规矩。”

&esp;&esp;徐子东点了点头表示知道,却没有再说话,本来对读书就不感兴趣的人,对读书人自然看不起,如今听了老姜的话,倒是改变了一些看法。

&esp;&esp;这也是徐子东的优点之一,听得进话,经得住劝,只要别人说的在理,他都听。

&esp;&esp;一路闲谈到了住处,收拾了东西就往巴州行去,然后转水路入楚。

&esp;&esp;徐子东自打辽东出来已是三月有余,北方寒意未去,蜀中却是春意来袭,蜀中多山,尤以巴州为首。

&esp;&esp;巴州多山,却又山水相谐,嘉陵江与长江便在巴州交汇。

&esp;&esp;徐子东本是辽东人士,辽东一片平原之地,到了蜀中才见得无数山峦,如今到了巴州,才知道山上城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esp;&esp;群山包围一座山,山上有城,城名巴州,巴州城下,两江交汇向东而去,奔腾不复还。

&esp;&esp;今日巴州,来日重庆。

&esp;&esp;巴州之于徐子东既是双喜临门的福地,亦是伤心欲绝的苦地。

&esp;&esp;这是后话,如今的巴州只是徐子东的歇脚地。

&esp;&esp;春风细雨间,几人登上了客船,向东而去,走水路直达南楚国都天下城。

&esp;&esp;水路无阻,又是顺江而下,自然比骑马快了几分,长江沿岸又是风景奇好之地。

&esp;&esp;《水经注》曾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esp;&esp;辽东苦地,哪里见过此等美景,如今正值春暖花开之时,两岸青山苍翠,水流平缓不急,山水相映,猿鸣鸟啼。

&esp;&esp;船下江水,两岸青山,江山如画。

&esp;&esp;杜从文上了船就感到身体难受,中间还呕吐一次,船家说是晕船,北地汉子倒也正常,刘炎涛与老姜虽然没蚊子那般恼火,却也有些不适,周武陵倒是没什么事,如今勉强能开口说话,却也同几人一起去了船舱内歇息。

&esp;&esp;眼下甲板上便只有徐子东与谢燮两人。

&esp;&esp;说来也怪,蚊子五大三粗晕了船,比蚊子小了不止一号的徐子东却是没事。还能神清气爽的在外面看风景,谢燮也没有任何不适,说来倒也是般配。

&esp;&esp;徐子东在船上,对着两岸美色流连忘返,不时看看不远处的谢燮,江山美,美人更美。

&esp;&esp;一边看着两岸美景,一边看着身边美景,若能揽美人于怀,看江山如画,独享这人间两大绝美,岂不是天下第一等的幸事?

&esp;&esp;正瞎想间,谢燮突然走到了徐子东身旁,把胡思乱想的徐子东吓了一跳。

&esp;&esp;在谢燮二十年的人生里见过许多人对她的美色垂涎三尺,这些年来剑阁提亲的人也不在少数。

&esp;&esp;小门小户不敢奢想谢仙子,蜀中王公贵族却是自持身份前来提亲,就是苏信的大哥也曾开口想纳她为妃子,谢燮的父亲谢小峰曾经意动,对于皇亲国戚这个身份有些看重,若非谢不言极力反对,只怕十五岁时谢燮便要入宫了。

&esp;&esp;这么多年无论何人对谢燮都是礼貌的很,就是提亲也都是与谢小峰说起,徐子东却是第一个对谢燮本人说要娶她的人。谢燮一动不动的盯着徐子东,盯得徐子东头皮发麻。

&esp;&esp;那日景百晓说谢燮绝不可杀姓徐的人,没多久谢燮就遇到了姓徐的徐子东,这还是她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姓徐的家伙,结果这人还说要娶她,世间事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