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一样。而且红旗大队现在还有一个蘑菇种植基地,他们的收益高,这分值合算的应该就高。”
财政局那边又说话了:“顾书记,既然您提到了红旗大队,那这次的养殖试点是不是可以避开这个大队?咱们也不能总是照顾红旗大队吧?这让别的大队都有意见了。”
许如意不乐意听了!
“丁局长,您可千万别这么说,就好像是当初这个蘑菇种植基地一样,当时因为不能保证成活率,而且还要搭上人工、一些原材料,所以当时是好多公社直接就拒了的,可不是我们偏向红旗大队。再者说了,后来这件事情弄成了,红旗大队的手里有了更为详尽的数据支撑以后,不也是免费教给其它大队了吗?”
商业局这边自然是要向着自己人的:“许科长说的没错。当初的确是很多人都不看好这个,可谁能想到竟然给做成了?至于那蘑菇种植基地,现在也不止是他们一个大队有,咱们全县现在总共得有十几个大队在做这个了吧?”
农业局那边立马会意:“是,现在咱们全县总共有十二个大队都顺利地成立了蘑菇种植基地,这一点上我可以保证,红旗大队是绝对没有藏私的。”
顾三欢笑道:“红旗大队也不算是沾了多少光,毕竟当初人家也是冒着风险来做这件事的,而且不到一年,人家就把这个东西弄出来,又把相关的知识都免费传播出去了,现在实际上受惠的,还是更多的老百姓。”
财政局这边儿也听出领导的意思了,连忙附和:“对对对,说到底还是得让老百姓们得到实惠。那不如这次的试点就还放在红旗大队,毕竟他们对于这一类的事情也算是有经验了。我瞧着这个大队的几个干部也是有能力的,而且听说他们整体很团结,有利于咱们之后工作的展开。”
什么叫变脸比翻书还快,许如意也算是见识到了。
其实大家心知肚明,这位财政局的丁局长,也是从农村里出来的,他愿意提携一下自己的村子,这也没毛病。
许如意收到顾三欢的眼神示意,自然就忙不迭地又提议丁局长的家乡也可以做为试点,如此一来,你好我好,大家好!
就这样,在全县总共选出来三个大队做试点,方位上自然是离得较远,集中在一起,反而可能会引起他们的不当竞争。
这一切都定下来之后,许如意做出自己先前做的一些记录,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她用打字机打出来的关于养猪的技术和对于猪瘟的预防以及治理。
这一手,可把其它几位领导都给震到了。
这位许科长准备地也太充分了。
“几位领导,虽然有这些东西,但我觉得还是得让这三个大队选出两个技术员来,让他们先到养殖场去学习几天,最起码,得知道这猪吃什么才能上膘,猪不能吃什么、必须吃什么。顾书记您看呢?”
“小许说的没错,就按她说的来办吧。这件事,还是要农业局这边多监督,至于后续猪如果养成了,商业局这边也要配合起来。”
“是,顾书记。”
三方都齐齐表态,顾三欢也满意地宣布散会。
其实早就应该多建几个养殖场的,只是这底下的村子们是基于几年前的灾情,不敢养猪,因为人都养不活了,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来养猪?
再一点,就是这猪也不好养,尤其是万一闹了猪瘟,那就只有等死的份儿了。
而且这种死猪还不能吃,必须上报,然后要直接销毁掉的。
大家伙都知道的道理,自然也就不敢轻易地去尝试。
但是现在许如意提出来了,又有了更为科学的养殖方法,还是让人们眼前一亮。
试试就试试,万一就成功了呢?
成功了,那各个单位都少不了一份功劳,就算是失败了,这个损失也不算太大,总共才二十多头小猪崽子,财政局能损失多少钱?
所以,就这么简单地,事情拍板定下了。
许如意第一时间就先骑车子回红旗大队了,这可是个好消息,怎么着也得先跟大队长知会一声,另外,还得跟他好好说说,这养猪最关键的可是一个卫生问题,绝对不能犯懒,所以在挑选人手上,一定得用心。
第424章 还能这么干?
许如意也不敢做主让他们多抓几头猪,但还是提醒了一下,可以适当地多养几只,到时候除了上缴的,自己大队也可以留下一两只给社员们分了,这样大家伙过年的肉不就有了?
“今年其实已经有些晚了,但是咱们动作快一些,先挑那种稍微大一些的小猪崽,这样精心养上几个月,到年底也能交差了。”
没办法,因为红旗大队离养殖场比其它几个大队近呀,而且又是她一路骑车子狂奔回来的,可不就得先让他们这边儿挑了嘛。
大队长倒是觉得可行,可是会计和一位保管员觉得不太行。
“如意,这养猪的确是好事儿,可问题是咱们手里头没有技术员儿呀。”
“这怕啥?看看我都给你们带回来了!除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