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新闻报道,脸色苍白如纸。
他终于明白,自已参与的“压力测试”根本不是什么防御演习,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攻击预演。
“我们不是在防御,我们是在当枪!”他颤抖着双手,在私人论坛上匿名发帖,试图揭露真相。
几天后,一架飞往东京的民航客机缓缓降落在成田机场。
阿列克谢·沃尔科夫走下飞机,他穿着一身休闲装,戴着墨镜,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游客。
“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一切都安排好了。”一个身穿西装的男人迎了上来,他是毛熊国驻日大使馆的武官,“我们已经以民间科考的名义,向日本政府申请了富士山地区的考察许可。”
阿列克谢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他知道,这次“旅游考察”的任务非常艰巨,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外交冲突。
考察队一行人驱车前往富士山。
一路上,阿列克谢始终保持着沉默,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窗外,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在距离目标3公里处,考察队停下了脚步。
“就在这里吧。”阿列克谢说道,“我们在这里进行一些地质勘探工作。”
队员们纷纷拿出地质勘探设备,开始在山坡上忙碌起来。
而阿列克谢则悄悄地拿出了一台便携式频谱分析仪,开始扫描周围的电磁信号。
突然,分析仪上出现了一段短促但高密度的量子调制信号。
阿列克谢的眼睛猛地睁大,他立刻将信号放大,仔细分析。
“没错,就是它!”他低声说道,“这段编码结构与‘黑雨计划’β阶段攻击包高度相似!而且……”
阿列克谢的目光停留在信号中的一段未加密的时间戳上。
“该死!48小时后,他们就要启动下一次‘鸦鸣’广播!”
他立刻下令:“将全部证据打包,通过外交邮袋直送莫斯科!并附——这不是误会,是战争!”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一份盖着红色绝密印章的报告,被紧急送到了总统的办公桌上。
报告的扉页上,只有一句话:
“刀已出鞘,但需你递刀柄。”
是谁递刀柄?
又递给谁?
最终刀锋又会指向何方?
此刻,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楚墨在华芯科技的指挥中心,紧盯着屏幕上闪烁的伊万发来的加密密电:“刀已出鞘,但需你递刀柄。”凛冽的寒意瞬间贯穿他的神经。
毛熊国要动手了,但他们要的是一个师出有名的机会,一个能将自已摘干净的借口。
“白天!”楚墨的语气不容置疑,“立刻让技术团队生成一份‘国际联合技术调查申请书’。措辞要专业,目标直指富士山站点——通信环境合规性评估。”他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狡黠,“以华芯的名义,邀请毛熊国,再加上瑞士的中立技术监督机构,共通组建调查组。”
申请书的草案带着墨香,便被飞鱼巧妙地“泄露”给了几家国际媒l。
瞬间,舆论如通飓风般席卷全球,各路媒l争相报道,富士山下的秘密基地,如通被聚光灯照亮的舞台,无处遁形。
东京,佐藤正襟危坐在办公室内,望着窗外被霓虹灯染红的夜空。
突然,紧急通知刺破了寂静:“调查组若成行,你将被移交司法。”他的手颤抖着拿起手中的撤离命令,凝视着上面冰冷的文字,最终,他缓缓地,一寸一寸地将其撕成碎片,纸屑如雪般飘落……
“科长,我们现在怎么办?”手下眼神带着惧意。
“怎么办?”佐藤的嘴角扯出一个扭曲的笑容,他缓缓抬起头,声音嘶哑却带着一丝疯狂:“既然他们想玩,那就陪他们玩到底,看看谁能笑到最后。”
雨,淅淅沥沥,敲打着联合国科技伦理委员会听证会大楼的玻璃幕墙。
大楼外,抗议与声援的标语在风中摇曳,像是无声的呐喊。
闪光灯亮成一片,将每个人的脸都映得忽明忽暗。
仿佛,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科技伦理的听证会,更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a
各国纷纷要求彻查此事,全球通信安全问题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在冲绳,田中信一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新闻报道,脸色苍白如纸。
他终于明白,自已参与的“压力测试”根本不是什么防御演习,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攻击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