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三章 芜湖整编与出兵九江(3 / 3)

的干舷,这种内河炮舰模样很是古怪。),除了炮塔就只剩一个类似于潜艇指挥塔的操舵室,除此以外没有任何的甲板建筑物。船型上采用采用了平底高干舷,缩小版的大西洋舰首,船舷外飘,平舰底虽然牺牲了高海况下的稳定性,但是同时兼顾了内河与近海航行的需要。最为神奇的是这三艘不足五百吨的小艇居然还有装甲防护,炮塔是由带30度夹角的20毫米均值装甲焊接而成,水平装甲带厚40毫米,穹甲布置。再加上低矮的船型和简洁的舱面建筑,因此被舰炮命中的可能性很低。三艘装甲小艇所需要的舰员一半从散落在国内的原北洋水师官兵中(甲午之后清廷解散北洋水师,大量的海军人才散落在全国各地,自谋生路)挑选,一般从德国海军退役人员中招募,采用中德舰员混编的模式。

不要说同时期清军巡洋舰队的海字级巡洋舰,就是和清军内河舰队的江元级、楚子级相比,芜湖新军的三艘装甲炮艇无论从吨位还是武备上都不占优势,三艘加在一起才堪堪赶上一艘楚字舰的吨位。但是无形中却开启了芜湖新军水面舰艇部队的先河,在随的后武昌解围、攻打南京、清剿海盗等行动中大放异彩。很多难后,当新中国的海军纵横在大洋之上,劈波斩浪的时候。没有人会忘记,三艘不足五百吨的装甲炮艇,是这支舰队最初的鼻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