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0节(2 / 3)

加入书签

细节。

林北又看了一遍庄大状的合同,跟林东说:“不管这么做多么赚钱,只做这一单,以后踏踏实实建房。”

“好。”林东一口保证下来。

林北当场打电话给庄大状订了质量较差的材料,但也没有多差。

林北放下电话,提醒林东:“人家盖房子,确实等拆迁,浅浅打一层地基也成,但是你们不能不打地基。给人家盖房子,平常怎么给别人盖,你们就给人家盖,别马虎。”

“我知道厉害关系。”林东严肃说。

小弟在市里买了房,也有了厂子。林东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只想买一套房。他之所以接下这个活,就是因为赚的多。他让金旺给他算了一下,只要对方付了尾款,他到手的钱和存款拼拼凑凑,能在榴城街道买下一套小房子。林东经常回街道办,也听到一些消息,也知道新城区的房子可以买,假如他丢了芝麻捡西瓜,到时候啥也捞不到,那就完犊子了,所有他决定还是在榴城街道买房。

工程队盼着买房,他这时候不同意,无疑是给他们泼冷水,破坏他们的冲劲,也搞塌他们对自己的信任。林北最终决定如了他们的意,但绝没有下次。

211

与林东分开, 父子俩去了花鸟市场。

在一众五花八门的植物中,父子俩一个挑中了驱蚊草,一个挑中了铜钱草。

小孩蹲在花架前, 眼睛黏在小小的玻璃盆上, 盆底躺着一层鹅卵石, 一株铜钱草躺在水中。小孩想摸露出水面的叶儿,又怕自己不知轻重, 弄疼了它。

林北抱着两盆驱蚊草, 问小孩:“这个月, 你只能买一盆盆栽,你确定要买这盆草?”

“我确定, 爸爸。”小孩站起来响亮回答, 扭头渴望地望着铜钱草。

土培铜钱草一大盆,长得十分繁茂, 水培铜钱草就那么几片叶儿。要是让林北挑,林北肯定挑前者。林北不知道夏季能不能升班, 文化水平只能说够用, 不能出口成章,更不是什么教育专家,他却会尊重孩子。尽管他现在并不知道他不用大人的身份, 父亲的身份,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要求孩子挑成年人眼光看中的盆栽,他在尊重一个年仅四岁的孩子。

林北爽快买下了孩子看中的铜钱草。

林北会特殊的打结方法,他绕两下绳子, 绳子就套住了花盆。他把两盆驱蚊草挂到自行车后车座上。

老板把铜钱草装网兜里, 林北把网兜挂车把上,把孩子抱到竹椅上, 骑车回家。

玻璃盆里的水撒出了点,林聪视线跟随爸爸,看着爸爸把铜钱草放花架上,他才端着盆跑去接水,把撒出去的水补了回来。

林北把两盆驱蚊草放栀子花边,暂时没有给它们换花盆的打算。

余好好从外边回来,见孩子坐花架上捧着书看,跑卧室拿相机给孩子拍了张照片,随后把相机交给了林北,摆出淑女的坐姿坐花架上看书。

林北寻找对称点,尝试把自学的光与影糅合到里面,盆栽、聪聪充当背景,拍下了一张照片。

门外有人叫卖河鲜,林北放下相机,拿着一个搪瓷盆出门。

一个年纪跟林北爷爷差不多大的老人拎着篮子,手里拿着称叫卖。他刚从河里捕上来的河鲜,除了翘白这种离水就死的鱼,其他鱼活蹦乱跳。

河鲜一毛三一斤,不给挑拣,林北看篮子里有什么河鲜。

小孩跑出来看热闹,指篮子里每种鱼喊鱼,还在鱼前面加了一个颜色,草鱼叫灰白鱼,黄骨鱼叫黄鱼,翘白叫白鱼,泥鳅叫黑鱼。一只河虾蹦到地上,小孩朝前走两步,指着河虾,扭头喊:“老爷爷,小虾米逃出来了。”

老人捡起河虾,把河虾送给了林聪。

“谢谢,爷爷。”林聪风风火火跑回家,把河虾放进了玻璃盆里。河虾进了水里,颜色很淡很淡,不注意看,根本看不清它,又有铜钱草做遮挡,它很快从林聪眼前消失。林聪趴在花架上,脸贴在玻璃盆上寻找河虾。

林北买了三斤黄骨鱼,花了六毛钱,又买了三斤杂鱼,花了三毛九。

林北端着一盆鱼回来,到水池边处理鱼。

耗时四十多分钟,林北才处理好鱼,他到灶房烧河鲜。余好好已经和好了面,放在一旁醒着。

锅里的汤汁收了一半,余好好擀面,把饼贴到锅沿上,饼的屁股浸入汤汁。

家里有两个不会吃鱼的人,一个十分有自知之明,只吃黄骨鱼,另一个一门心思吃沾了汤汁的饼,林北夹一条黄骨鱼放后者碗里,小孩立刻把碗推向林北,用筷子挑鱼的腮,把鱼放进林北碗里,收回碗,埋头干饭,林北夹黄骨鱼的鱼肉,放他碗里,他犹如吃美味佳肴一样把鱼肉放嘴里,眼睛顿时比头顶的灯泡还亮。

林北夹泥鳅递余好好眼前,余好好抱着碗躲闪,这是什么鬼东西,她不吃。

林北用手拿泥鳅递到孩子嘴前,林聪低头啃,林北让他自己拿,林聪把碗往旁边移了移,往边上坐了坐。

余好好以前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