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定了没有?你女儿女婿的婚礼,我说什么都是要参加的。”
正说着,又一辆轿车缓缓靠边停下。邓文心刚下车便听到后半句,她笑盈盈加入话题,说道:“什么时候办婚礼?怎么连我这个干妈,也还没收到请柬。”
胡斯容解释道:“别说你了,我这个亲妈也毫不知情。”她停了停,又朝刚才发问的老同学解释,“年轻人有自己的节奏和安排,等他们真正计划好了,我和老方一定会第一时间通知大家。”
邓文心顺势建议:“要我说,两个年轻人现在的心思全扑在事业上,咱们做长辈的,在他们起步的阶段,多用自己的资源和人脉帮一把,帮着宣传宣传,现在出了力,等到结婚那天,还怕坐不上主桌、喝不上敬酒吗?”
胡斯容和方哲也顺着邓文心搭好的台阶递了几句话,方忆心领神会,机敏道:“各位叔叔阿姨今后愿意参加我们的婚礼,这份心意比什么都珍贵,真到了那一天,我们一定逐一敬酒。至于宣传,大家这次来主要是老同学团聚,找个地方放松心情,玩得高兴最重要。不过等到同学会结束后,叔叔阿姨人脉广,愿意顺手帮我们推荐推荐,那我们就再感激不过了。”
毕业三十多年还没有失去联系的这帮人,彼此之间早已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在他们看来,这种小事都算不上欠人情,纷纷答应:“肯定会帮你们宣传,年轻人干事业不容易,我们能支持的一定支持。”
应随陪在一旁,这时候他并未多言,方忆适时将他介绍给邓文心,邓文心对他的态度与胡斯容、方哲如出一辙,带着长辈的温和和认可。既然方忆将他带到他们面前,便已说明他是一个值得托付的本身就很不错的人。不过同学会终究以老友叙旧为主,邓文心没有和应随长谈,简单聊了几句,便去和老同学交谈了。
所有人到齐后,大巴准时出发,抵达接待中心已是中午,餐厅早已准备好丰盛的午餐。饭后,原本安排坐了一上午车的长辈们回房小憩,只是他们虽然年过半百,精神却都十分饱满,竟无一人选择午睡,反而兴致勃勃参观起园区。
方忆看大家兴致正高,便趁机提议众人换上统一定制的 t 恤拍摄集体纪念照,合照结束后,又带着长辈们进大棚摘早熟葡萄,去农场体验蔬菜采摘的乐趣,或者是垂钓、打牌,让他们自由选择喜欢的活动,轻松自在地度过了一个惬意的下午。
晚餐后,夜幕轻垂,草坪上布置好露天音乐舞会的场地,众人吹着舒爽晚风,或唱歌跳舞,或谈天说笑,气氛温馨而热闹。
等到次日分别,方忆为每位长辈准备了一份伴手礼:一箱园中自产的葡萄、两瓶今年三月出厂的葡萄酒、一篮清晨新鲜采摘的蔬菜,以及加急冲洗并精心裱框的纪念合照,长辈们对这一趟同学会之旅赞不绝口,不仅主动为园区宣传,甚至产生了不少实际消费,其中有几位开办公司的长辈当场用员工福利为由签下订单,园中早熟品种产量本就不多,这几笔订单便将第一批葡萄轻松售罄。
返程时方忆和应随不再随行,胡斯容和方哲也留下来,一是应随邀请了他们去家里,二是他们也考虑到应随家庭成员简单,他外婆七十多了,他们既然到了镇上,于情于理都该去拜访一下老太太。
其实一周前,应红碧得知方忆父母要来镇上的消息,便向方忆打听她父母的口味偏好,早早开始张罗菜单、准备食材。
方忆当时婉言道:“他们是来参加同学会,行程紧,不一定能来家里。”
老太太却格外坚持:“不管来不来,家里都得提前准备好。”
方忆笑道:“真来了也不用太麻烦,吃顿便饭就好了。”
外婆乐呵呵地说:“你爸妈第一次来,哪能用便饭招待?怎么郑重都不为过。”
老太太对这次见面看得很重,早在应随去江城之前,就安排他将家里里里外外彻底打扫了一遍,还特意带应珍去何清的店里理了发,得知方忆爸妈确定会来后,她翻出应随买来、一直舍不得穿的新衣服,仔细熨得平平整整,让她和应珍显得体面。
方忆父母到家里的这天,天没亮老太太就起床忙活,为了中午这顿饭花了大功夫。
方哲和胡斯容对应随家的情况早有一定了解,带来的礼物多是实用营养品,方忆的祖辈也曾务农,方哲和胡斯容长于乡镇,因而与老太太颇聊得来接地气的话题,也没有轻视应珍,双方的态度都很真诚,这顿饭吃得比预期中更加融洽。
方忆父母离开后不久,对门何清的妈妈见老太太去菜地里摘豆角,凑过来搭话:“中午你家来的两位客人,是小方爸妈吧?”
两家仅隔一条公路,胡斯容和方哲在院中走动时,何母在楼上看得清清楚楚,方忆的容貌结合了父母的优点,一眼就能看出相似。
之前大家察觉到应随和方忆处上对象,有人问到老太太面前时,老太太嘴紧得很,总是避而不谈。她不愿多言,是忧虑两家背景悬殊,年轻人感情未必长久,而如今情况有变,方忆爸妈主动登门,态度友善并无反对之意,老太太心中踏实不少,终于不再回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