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向,和你开个玩笑而已。”方忆朝他粲然一笑,她将对话拉回原点,“我算是和你解释清楚了吧?你还认为我在捉弄你吗?”
应随:“……”
虽然她给出的解释在逻辑上找不到错误,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心情变好,他的心情反而更复杂。他的人生字典里就没有“冒失”“肆意”“及时行乐”这类词语,活到三十岁,内心深处反而有一颗反叛的种子试图挣扎出来,他深刻清楚他在蠢蠢欲动,即便他的理智使得他反反复复按捺。
“为了你我都好,祝你周末相亲顺利。”方忆表现得洒脱,她准备结束谈话了,就说,“那我就把床上四件套放这儿了,你明早别忘了帮我放洗衣机里。”
应随从未认识到他如此嘴拙,最后他点头:“好。”
第二天方忆早晨下楼,应随果然将交给他的事办好,她从洗衣机里拿出洗好的床上用品晾在院子里才出门。
上午简单举行了动工仪式,接待中心正式开启重建工程,于是接下来的日子,方忆不断在江城和永乐镇之间来回跑。
她口头上表现出很期待应随的相亲结果,事实上,忙碌起来后,完全将这件事抛在脑后。而且那天过后,她和应随几乎没碰上面,这段时间葡萄园的工作已经理顺,每日按照匡老师的专业规划按部就班进行基础养护,她每次来视察后,当天就能回江城,不需要留下过夜,她将重心放在园林工程那边,那边事情挺多的,涉及到项目收尾、投标准备等方方面面。
不过,她也将为葡萄园项目找一个总经理提上日程,暂时放弃邀请应随加入的想法,在网上发布招聘需求,只是前前后后面试了十来人,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
这天星期四,方忆的工作计划是去接待中心施工现场看情况,这次她打算待两天,将之前提过的团建活动兑现。上高速前,她接到财务的电话,返回公司签了几份文件,等她抵达永乐镇,已经十二点半。这时候,她肯定不好意思回应随家麻烦老太太单独为她准备午饭,她决定在街上随便对付一顿。
进入十二月,天气冷起来,永乐镇海拔高,温度比城区低不少,方忆一下车就感受到凛冽的冷风,这让她想到有一天早晨汪筱绿和欧雯雯带她去吃了一碗牛肉面,两个小姑娘宣称是她们在永乐镇挖掘出来的排名第一的面馆,于是方忆打算今天中午也去吃一碗热腾腾的汤面。
方忆在永乐镇待了一段时间,对这个地方熟悉起来,她沿着街道往面馆走。平时到了中午,街上大多没什么人,今天日子吉利,几家酒宴撞到一起,倒挺热闹的。
到了面馆,点餐后方忆找了张空桌坐下来等待,她低着头处理开车过程中没有及时回复的工作消息,忽然感觉到对面有人落座,抬起头,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对上应随那双深邃的眼睛。
第23章
其实在方忆进面馆之前,应随便看见她了。
今天永乐镇赶集,他没有舍近求远往别的地方跑,一大早就将卡车停在菜市口的公路边,而那家面馆正好隔得不远。
中午 12:00,菜市已经很冷清,摊主们并未急着收工,有一部分在单位工作的人上午没时间出来买菜,趁着午休这会儿功夫,倒还有可能再做成几笔生意。
应随这两周主要卖砂糖橘,他的水果品质好,他这个老板又大方不计较,肯让镇上这些大妈大娘产生占到便宜的微妙心理,一向回头客多,到了中午,车里只剩下一些外表不怎么漂亮的比较小的橘子,他用一个袋子装起来,打算一会儿送给负责这条街道卫生的张大爷。
倒不是他将要扔掉的水果施舍给张大爷,事实上,这些砂糖橘只是看起来没那么新鲜,并没有坏,如果他带回家,外婆也舍不得丢,只是老太太苦了大半辈子,现在日子好起来,应随不愿意让她再委屈自个儿。
张大爷的情况不一样,他是孤寡老人,住政府提供的廉租房,为了让他有一份收入糊口,社区给他安排了这份打扫卫生的工作,每次应随出摊或多或少会制造一点垃圾,他心里过意不去,便适当送他一部分卖剩的果蔬,张大爷不会觉得受冒犯,反而收下的时候不会产生负担。
收摊后应随没立即回家,别看他只经营了一辆流动果蔬卡车,客群关系维护得还算不错,一早就有几个老顾客打电话让他各留了几斤砂糖橘,他等着他们下班过来取。
方忆到的时候,他正好将最后一袋砂糖橘交出去,这一年微信支付还未上线,在乡镇,现金仍然是普遍付费方式,他刚找完零,正要上车,一眼就看见方忆从远处走来。
她的气质实在太突出,穿了一件黑色大衣,天气太冷的缘故,她行走时合拢衣襟,同时双臂抱胸,这样的动作由其他人做出来会显得畏缩,放到她身上,却因为那件剪裁合体且即使隔了一段距离也能看出是好料子的大衣,以及方忆挺拔的仪态,反而使她看起来更修长。冷风倒不会给人分三六九等,公平地将她的头发往脑后吹,露出一张没有精致修饰却漂亮得让人过目不忘的脸,应随去拉车门的手顿了一下,他的心跳似乎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