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4o章(1 / 2)

诸赵君:“……”

呵呵。

糊弄人都这么不用心,能信你就见了鬼了!

(耷拉脸jpg)

[不过也能理解啦,毕竟秦赵之间恩恩怨怨数都数不清,而且作为后期的两大强敌之一,赵国灭亡的意义是不同的。]

[这下是真的大局已定。]

[因情料势,量敌用兵。于大秦而言,楚、赵是大敌、强敌,韩魏燕齐是小敌、弱敌。灭赵之所以这么久,除了赵国是快难啃的硬骨头外,也是因为南边还有楚国在,万一在赵国投入太多兵力,容易被楚国偷家——就像秦国在赵国攻燕时偷家一样。]

[咳,因为自己就喜欢这么干,所以不得不防着对家也这么干。]

[以己度人这一块(笑:-d]

嬴政和知韫:“……”

嗨呀,瞎说什么大实话呢,都已经是过去的事儿了,咱不提了昂!

(捂嘴jpg)

【秦王与李牧、庞煖这两位新进口的将军进行一番友好的交流,再然后,两位将军就被太子殿下给拉到一边进行私聊。

“今日非是在朝堂,交流起来也不必太拘礼。”

她姿态随意地席地而坐,笑盈盈地眨眼,“在入咸阳之前,二位将军可有什么想要提前了解一下的么?孤定知无不言。”

彼此之间都还算抱有诚意,因而得以坦率地交换了意见,于双方关心的点上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探讨,并在大部分点上都能达成一致的意见,即便有些分歧,也只是不够磨合的缘故。

于是李牧松了半口气,庞煖放下了半颗心。】

[《进口》]

[哈哈哈哈是会形容的。]

[好新闻联播啊(笑哭jpg]

[瞅瞅,瞅瞅,咱姮姐多体贴啊,还帮助新同事融入新环境呢!]

[虽然但是,庞翁的脸色好好笑,欲言又止、止言又欲的,明明是有话想说的,结果却硬生生地憋回去了。]

[《松了半口气》《放下半颗心》,笑死,可不是之后把姮姐当成自家孩子一样哄着安慰着的时候呢(捂嘴偷笑jpg]

[毕竟第一次见嘛,互相不怎么了解,相处起来生疏很正常啊,不过请相信姮姐的魅力和自来熟,要知道咱姮姐哄人的水平那都是从政哥身上练出来的,保管手到擒来!]

嬴政:“……”

也不知道为什么,这话他怎么听怎么不得劲,弄得他像是个磨炼哄人技巧的工具人似的,于是转头看向他崽。

宝儿,你有什么头绪吗?

知韫:“……”

她应该有头绪吗?

第982章 番外 太平令(82)

【“牧有一问。”

犹豫后,李牧问出压在心里的问题,“若是以秦赵国力相较,纵然殿下不派人进入代地,秦灭赵的大势亦不可撼动。”

他问,“所以,为何呢?”

“将军以为,为何会有起义?”

太子斟酌着道,“天灾人祸并行,黎庶挣扎求生,而活下去,是黎庶最基本的生存要求,一旦得不到满足,再沉默的羔羊也会变成凶狠的饿狼。”

微顿,她道,“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若赵王亲贤臣、远小人,自然朝堂清明,若赵王爱民重民,自然民心归附。正因如此,我大秦更该哀之鉴之,务必不再重蹈覆辙。”】

[欸,还是那句话,天下万民不需要一个只会享受权利却不肯承担责任义务的君王。]

[灭六国者,六国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当然,姮姐写这篇策论的时候,主要是为了警醒与自勉,所以一定程度上有淡化了秦国数代的功劳与艰辛,而更强调六国本身的昏庸无道。]

[其实也能理解啦,毕竟大秦经过数代的努力,终于在政哥这一代积累完毕,又在十年不到的时间里相继覆灭六国、一统天下,别说政哥和姮姐本身都有点骄傲,就连底下的文武重臣其实也有点膨胀,这都是人之常情。]

[然而新生的大秦帝国不需要浮躁的心境,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务实风。]

[用姮姐的话来说就是,统治阶层的堕落和腐朽就在一念之间,所以时不时地紧紧弦、整整风气就很有必要。]

[我辛苦了这么多年,还不能享受享受吗?——哦豁,你也享受,我也享受,他也享受,完啦,大家一起去地府享受吧!]

[从这方面来说,姮姐在赵国玩这一招庶民起义,也可以说是提前给未来的大秦敲响警钟——六国不暇自哀,而秦人哀之,秦人哀之而不鉴之,亦有后人而复哀复鉴。]

始皇和诸秦君面色微凝。

人是情感动物,哪怕他们身为君王,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以理智凌驾于情感之上,但也是做不到在任何时刻都绝对理智的。

在成就一统天下的霸业后,小小地自得一下,这很正常,只要别自得过头,以致行事间失了从容分寸,就不是什么大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