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眉头微皱,谢欣怡看了白了顾屿一眼后连忙解释,“我们去的地方离京市不远,我是厂里要建新厂,让我过去先把研发部成立起来。”
至于顾屿。
她看了身旁男人一眼。
上次她回来跟顾屿说厂里要派她去新厂的事,男人当时没说什么,后来过了几天,全家就知道了他从部队出来的事。
顾老太因为顾屿之前就问过她意见,对男人弃军从商的事,老太太没说什么,文淑华却气的在床上躺了好几天。
“好不容易进去的,现在说出来就出来,你是跟你爸怄气还是想气死我?”
文淑华丢下这句话后把小月儿塞到自家儿子怀里就“离家出走”了(实际去的隔壁罗姨家)。
她不看好顾屿要自己出去闯闯的事,觉得男人好日子不过,非要去冒那些个险。
她想不通,以为顾屿是跟他爸怄气,就因为顾爸一直拿顾屿和他大哥比,所以顾屿必须要做出点成绩来给他爸看。
文淑华在罗金霞那边骂顾屿脑袋有问题,罗金霞刚经历了张新那事儿想的开,就劝,“孩子大了,让他自己决定自己人生也不是坏事。”
好家伙,这一劝是好心,结果文淑华觉得自家好姐妹没站她这边,直接去都不再去罗姨家,回来把自己关房里,开始闹绝食。
从前特冷静前卫的一个人,突然变的不讲理起来,顾屿拿自家妈没办法,只能去求助顾老太。
顾老太就问了顾屿三个问题。
“想好了吗?”
“是你喜欢的吗?”
“能坚持下来吗?”
顾屿如实回答,“想好了,我喜欢,能坚持。”
然后顾老太二话不说,直接去了文淑华房里。
俩婆媳躲在房里叽叽咕咕不知道说了什么,反正两个小时后,文淑华就红着眼把一个盒子交到了顾屿手里。
盒子里装着金镯子和玉佩,听顾老太说这是文淑华她妈妈在结婚的时候给她的,家里代代相传至今。
文淑华让顾屿好好保管,虽没直接说出同意的话,但谢欣怡知道,文淑华能把这东西给顾屿,想来也是支持顾屿出去闯一闯。
至于谢欣怡被厂里指派去新厂的事,顾家人对她的态度跟对顾屿完全相反。
知道她对京市以外的地方过敏,王妈早早的就开始准备她喜欢吃的东西,什么酸豆角,果干片,全都分装好装进行李袋。
文淑华连跑三次百货大楼给她买了她习惯用的必需品,然后套装衣服,贴身衣物全都给她准备的妥妥当当。
顾老太知道她要去新厂,没买东西,只准备了一个大大的红包,一来寓意好,二来想着谢欣怡过去后如果有什么想买的,就能直接花红包里的钱。
顾家人为谢欣怡的这次远行做足了准备,跟顾屿曲折的出行路比起来简直天壤之别。
“那能一样吗,欣怡这是去建功立业,至于顾屿,他只要别给欣怡添麻烦就行。”
临出门的那天,全家人都来送她和顾屿。
文淑华和谢母拉着谢欣怡好一阵嘱咐;小妹哭的像个泪人;大姐躲在大姐夫背后偷偷抹眼泪;只有张新和顾颖两个出去过的人很是羡慕他们。
“嫂子,听说那边早点很好吃,你学会了记得回来教我。”
“嗯,一定。”
谢欣怡上前抱了抱小月儿。
三岁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离别,小月儿头歪在谢欣怡肩头撒了撒娇,用甜甜的声音哄着她,“妈妈早点回来,小月儿会很想你的。”
谢欣怡忍着泪意在小团子脸上亲了又亲,顾屿也放下手中行李过来和孩子亲近了下。
没办法,短暂的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列车员的催促声从广播传来,谢欣怡收拾起情绪告别家人,和顾屿一起登上了去往远方的列车。
第107章 正文完
谢欣怡去新厂打头炮的消息第二天传遍了国辉食品厂。
大伙已经记不清这是她第几次一鸣惊人了。
之前去交流会, 去外省学习,还有专门给她开了个研发部,大伙想着厂里是看在刘老的面子上才给了她这么多机会, 可这次呢?
刘老今年做完冰棍班的新品后就正式开启了退休生活。
刘老不再来食品厂, 厂里这次却还是派了谢欣怡去新厂。
有人眼红, 免不了会在崔妈妈他们面前说些酸话, 说什么枪打出头鸟, 风头出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的话。
“那有什么办法,谁叫人能干,而且就算枪打了她这个出头鸟, 回去后人家还有老公给兜底,根本不在怕的。”
崔妈妈这话出来, 大家伙一想也是,人小谢老公, 部队大院子弟, 吃公家饭, 拿公家钱, 工作稳妥, 家里条件也好。
不得不说, 人比人真的是要气死人。
谢欣怡自己能干,找的老公也能干,夫妻俩一个比一个上进,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