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这大唐朝廷中,李泰并不需要仰仗优待高氏来笼络人心、统战河北,对待他们的态度基本上前后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只要这些人能够安分守己、远离政治争端,基本上都可以保证在大唐治下安居终老。
随着朝廷正式的处决公布出来,被羁押多时的北齐宗室们也被陆续放出来,作为高欢嗣子而受封临漳公的高湝带领几个同样封爵授官的侄子前往皇城门下省受封谢恩。
李泰因为要挑选前往河南与青徐等地任官的人选,连日来都与宰相们商讨人事,自是没有时间接见高湝叔侄们,便由留直省中侧另一名门下侍中萧詧接待了他们。
“我与卿等并是有幸,得遇仁主治世,虽然事败业毁,仍能不失荣宠优待,得于悠游人间。故业所以不守,俱事出有因,今天下俱归明君英主,亦天下人之幸,若你我仍衔故事余恨而不能释怀,则就不免结怨人间、自寻死路!”
萧詧与高湝等人俱是亡国宗室,但是因为来得早加上与唐皇交情非凡,如今高居宰相之位,心境也变得豁达开朗,在接见高湝一行的时候,便语重心长的劝告道。
“多谢萧相公指点,下官等一定谨记教诲,恭承皇恩,奉公守法!”
高湝在听完萧詧一番话之后,便也作拜道谢,随后叔侄几人便行出皇城,自有门下官员引领他们前往朝廷赐给的坊居宅邸。
就在这一行人走往坊中的时候,另有一队甲兵押送着囚车从皇城侧门行出,囚车上押运着一些死囚,将要前往西市受刑。
“朕是大齐天子,岂可同刑于庶人!”
高湛的吼叫声远远传来,初时还在嘶吼抗议,可是眼见西市刑场越来越近,嘶吼转为了悲鸣:“饶命、饶命!我要求见唐皇,乞为官家作奴……”
随着行刑队伍进入西市,高湛的悲鸣乞饶声也渐渐消失在了耳边,高湝回望几个侄子一眼,发现他们都像自己一般冷汗直涌,脸上勉强挤出几丝笑容,口中涩声说道:“唐皇治世刑赏分明,咱们叔侄继承先人遗泽,必能安宁余生!”
几个侄子也都连忙点头应是,然后便又示意驾车的车夫加快速度,迫不及待的想要展开新生。
第1290章 齐业安在
刑人于市,与众弃之。
抛开一些过分残忍的虐杀和株连刑罚,弃市之刑应该是常规刑罚中最为严重的一种,之所以要在闹市执行,除了是对受刑人本身的惩罚之外,同时也具有着一定的警示和宣扬教化的职能。
但是在现实情况中,执行闹市斩首的刑罚时,人们往往也只是看一个热闹,警示和教化的功效也并不算太大。
倒也不是因为大众麻木不仁,而是在一个正常运行的社会秩序当中,沦落到要遭受如此刑罚的人往往也不会是什么普通人,或者所犯的也绝不会是普通的罪事。实在是远离大众生活,让人难以生出什么感慨共情。
虽然如今天下还没有完全的太平下来,关东各地之前还是战火蔓延,但是在关中社会生活却已经是井然有序的运行多年。
自当今皇帝陛下旧年入辅旧魏朝政之后,关中便鲜少再有什么社会动荡和政治斗争发生,社会风气有所好转,司法刑令也渐趋宽大,除非是极为恶劣的罪恶事件,否则很少有刑人于市的判决。
每当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官府便会提前数日在市中张贴告示,同时乡里三老、坊正等基层民事官员还会安排乡士坊民前往观刑。毕竟那血淋淋的行刑画面,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得了、愿意欣赏。
长安西市首开便已经有市肆数千家,诸方商旅云集,乃是城中最热闹的区域之一。在西市的东北角驮马市的侧方,有善福寺与放生池,紧挨着这几处地点的便是西市刑场。
由于今日受刑之人身份特殊,据说当中还有贼齐的皇帝,这无疑更加激发了京中民众的好奇心,所以随着西市开市之后,民众们便纷纷向刑场周围凑去,等到行刑时间将要到达的时候,刑场外已经是人满为患、车马难行。
“来了、来了,囚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