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朝帝业 第624节(3 / 5)

住感叹说道。

这一番感慨倒也不是什么得了便宜还卖乖,是真的有感而发,虽然邺城坐落在乏甚险要地势的平原地带,但其城池本身却建造的雄壮牢固,真要据此坚守的话,西魏也很难攻克下来。

但无论是眼下,还是历史上的北周灭齐,邺城这一座高氏经营多年的城池都跟白捡的一样就到手了。虽然历史上尉迟迥据邺城作乱也没有支持太久,但当时的尉迟迥能调用的资源与北齐高氏又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很多时候决定战争走向与结果的也并不只是一城一地的得失,尤其在此番开战以来,李泰就明显感觉到北齐方面的准备不够充分。

一则是上一次的战争输的实在是太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还不足以完全修复过来。二则也是高演其人能力有所欠缺,对于国中所暴露出来的弊病并没有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别的不说,就高湛这种崽卖爷田的败家子,居然还放在邺都这么重要的位置上,这本身就是在拿邺城和整个河北的安全来开玩笑。

也别说高演有多少政治上的困境,谁他妈的工作不艰辛?高欢容易吗?宇文泰容易吗?李泰又容易吗?魄力不足,能力不够,单单从这方面而言,高欢的几个儿子真是呈阶梯性的下降,到了北齐末期更出现了高纬这么个五毒俱全的货直接将高家拉出了新的下限。

对于高家的吐槽,李泰也并没有深入的探讨下去,很快便摒除心中这些杂想,在众将士和邺城时流们的簇拥下进入了邺城中。

邺城的城池规划在当下而言可谓是绝对的领先,城池的布局和各种功能区的划分井然有序,尽管眼下市井街曲之间还残留着众多动乱留下的痕迹,但整座城池看起来仍然让人倍感赏心悦目。

这样的体验,除了仍然还在建造的新长安城之外,李泰在其他地方都还没有感受过,漫步在这座城池之中也是颇感心旷神怡。而当再想到如今自己已经成为了这座城池的征服者,那心中的成就感更是加倍涌出。

但是相对于李泰和西魏众将士们这种征服者的喜悦,北齐一干士民心情却是颇感沉重。尤其是那些随同出迎的北齐臣员们,尽管唐王的仪容风采让人倍感惊艳心折,但这种视听上的感受终究难能扭转他们当下的处境。

他们又不同于那些普通的市井黔首仅仅只有保住身家性命的微薄愿望,除此之外,他们各自都还想在新的秩序中得有一席之地,甚至不乏逆流而上、争取更多的奢想,想的越多自然也就越忐忑,心中满是惴惴不安,各自都在盼望能够有所表现,故而也都心事重重。

第1237章 三台求贤

入城之后李泰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当下邺城内外情况,并且加强巩固当下已经获取的战果,然后再作进一步的展望。

眼下魏军虽然已经进入了邺城,但控制力还比较薄弱。李泰这一路人马才只三万余众,由于从上党到邺城一路都是势如破竹、几乎没有遭遇什么顽抗战斗,到现在已经是有点孤军深入的味道了。

除了沿途必要的留守人员之外,此际跟随李泰一起抵达邺城的才只有不足两万人马,单单控制邺城这样一座庞大的城池都有些吃力,更不要说周边还有着一些仍然还没有解决掉的北齐武装力量。

邺城已经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坊市街曲的城居模式,这样固然便于行政管理,但同样的也不利于新征服者快速的控制全城。因为这些民坊都是相对比较独立的社区,内里居民很容易就能依托坊居建筑构建起一个临时的防线出来,不与外界产生交流互动。

当然,这样的隔绝防线是很难长久维持,也很难承受正轨大军的冲击进攻。可如果全城都遍布这样的坊曲,那么想要强攻解决也不是什么好办法。

眼下魏军能够控制的主要还是邺城的皇城大内、邺北宫以及漳水附近的一些街坊和几处城门,城中仍有一些区域没有彻底掌控。一些不甚重要的街坊社区也都各自闭门自守,还没有完全接受城池失守这个事实。

除了邺城本身之外,邺城附近的韩陵山、林虑山等几处还有一部分北齐的驻军,以及邺南长城一线仍有几万驻军,这些武装力量仍然不受西魏的控制,如果集结反扑回来的话,仍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总之,眼下的邺城内外仍然存在着众多不稳定的因素,还是应当谨慎行事,不可疏忽大意。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高湛送得太快,以至于李泰都还没有做好全盘接收的准备。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各路人马配合此边突进的节奏,尽快的加以调整。李泰在此之前已经传令李穆所部快速沿武乡道北进、威逼晋阳,韦孝宽则率部东进,进据上党地区并且策应支援邺都这里。

在进入滏口之后,他便又着员快速传令给镇守河洛的韩雄,着其率领河洛师旅北渡黄河,从河阳向白沟推进,让邺南方面的齐军不敢轻举妄动。

从大的战略层面,随着李泰率部出征之后,杨忠等第三路人马也将踏上征程,先往阴山汇合诸路师旅,然后便从武川方向进击北齐。

接下来李泰便暂时停留在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