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西魏的进攻?
即便不说李伯山当年奇袭晋阳的糟心过往,如果晋阳周边的防务当真可靠,那么贾胡堡又是被怎么突破的?西魏暗地里还掌握了多少那种不甚起眼又极为致命的人事漏洞?须知当年李伯山的家人还是悄无声息的便消失在晋阳城中呢!
想到这里,高演的心情越发的纠结复杂。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当真不愿与李伯山为敌,面对这样的敌人,所要考虑的不仅仅只是敌我实力强弱问题,还有方方面面、各种各样的人事隐患,让人防不胜防。
恍惚间,高演甚至想到了自己的兄长高洋。高洋当年在与李伯山对战失败之后、困居辽阳之际,心情与当下的自己不知又有几分相似?而一想到了高洋,高演心中的天平顿时便有所倾斜。
“传令彭城王前往邺南接掌白沟防务,平原王前往冀州、定州等收聚河北卒力,速速归赴晋阳!河北诸州,各守所在,不得有失!”
沉吟一番之后,高演便沉声说道。
斛律光听到皇帝这么说,顿时便有些忍耐不住,连忙又起身说道:“陛下请三思啊,今贼……”
“咸阳王勿复多言,我意已决!晋阳乃是我家国根本、宗庙所在,无论如何,不容有失。国中师旅且聚此间以待强敌,若贼只是虚张声势,转击别处,亦可分遣师旅奔赴营救。我救诸方则易,诸方救我则难!”
高演又紧皱着眉头沉声说道,摆手示意斛律光不要再就此多说什么。
这最后一句话才是他真正担心的问题,敌人可能来攻晋阳、也可能不来,但是国中人马在不在晋阳,对他而言却是大有不同。
如果晋阳方面准备的不够充分,而西魏大军又直接进犯晋阳,到时候晋阳被围困成为孤城,他的命令那就未必如眼下这般好使了。
尤其是这些年一直待在邺都经营自己势力的高湛,恐怕不会跟他有什么共渡难关的觉悟。所以趁着眼下西魏还未大举来犯,他对国中局势还没有彻底失控的时候,尽快将国中的力量集中到晋阳来。
否则真等到魏军来攻晋阳,即便是晋阳这里抵抗得住魏军的攻势,想必也会元气大伤,届时别处人马再奔赴晋阳的话,究竟是来勤王,还是逼宫,那就实未可料了!
斛律光长于军务但却短于世务,军事上高演自然是要充分听取采纳其人的意见,但眼下却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军事问题,高演自然也就不能听取他的意见了。
他心里也很清楚,随着国中分布各处的兵力向晋阳集结,势必会有漏洞暴露在西魏眼中,到时候就算西魏本意是要直取晋阳,届时恐怕也会调转刀锋转攻其他更有希望的地方而放弃来啃晋阳这块硬骨头。
真到了那时候,不免又要焦头烂额的亡羊补牢。可是他如果不这么做的话,随着局势的发展怕是就连亡羊补牢的机会都没有了!
第1228章 灭贼乃还
当皇帝的命令传到邺都的时候,顿时便引起了极大的不满,尤其高湛本就不满于皇帝近年来一直都在削弱邺都方面的人事权柄,如今更是忍不住直接在尚书省中抨议此令。
“两国之间罢战止戈已有数年,本已相安无事,偏有悍卒贪功撩拨,如今触怒强邻、遭其报复,实乃咎由自取!当下之计,尤需遣使通气、致歉修好,勿令干戈再生,彼此互不侵扰。”
之前在与段韶交谈的时候,高湛便不赞同与西魏之间继续展开战斗,如今皇帝一系列的命令又实实在在的影响到了邺都方面的局势安危,他心中自然更加抵触,毫不客气提出自己的质疑:“况且若真交战起来,晋阳犹有山川环绕、长城为阻,邺都才是真正首当其冲之地!今敌情未明,至尊便欲收四方甲兵于内,若四方俱没,纵然晋阳独存,又何以为国?”
随着高湛作此言论,畿内时流也都纷纷发声附和,有的指责国中武夫贪功妄动、触怒强敌,有的则认为皇帝大惊小怪、罔顾邺都与河北的安危。一时间众说纷纭,舆情大躁。
段韶在接到命令之后,不免也有些意外和遗憾。不久前皇帝还在雄心勃勃、信誓旦旦的要收复建州,结果西魏方面刚刚有所举动,当即便放弃原本的计划,还要着急忙慌的将兵力往晋阳收缩,这的确是让人大感失望丧气。
但他自然不敢如长广王那般公开的质疑皇帝的决定,只能赶紧安抚部众人马并且调整人事防务,准备与彭城王高浟进行交接,然后赶紧收聚河北人马奔赴晋阳。
皇帝这一次下令向晋阳集结人马,倒也并非是高湛所言那般要放弃邺都与河北,在邺南方面仅仅只是调走段韶与其麾下数千精锐,大部分的驻防人马还是保留下来。
经过之前几年的努力经营,如今的邺南防线也颇为可观,以白沟和淇水与邺城南面的那些丘陵为基础已经构建起一道相对比较完整的长城防线。
驻守这一道长城防线的大约有三万多人马,有一部分是段韶从晋阳带来的精锐,也有邺城的禁卫人马,诸如天保年间的禁卫精锐百保鲜卑,随着高洋去世,这些百保鲜卑自然不可能再留为宿卫,大部分便都被收编进了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