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朝帝业 第615节(2 / 4)

,仍是一切如常,可是在接下来商讨嗣君居丧礼节的时候,情况却又发生了新的变化,有数名大臣接连上奏嗣君应当遵循古礼、毁事居丧,不应简略行事。

这样的情况倒也并不出奇,南朝素来都以礼仪标榜而区别于北虏,所以国家每遇什么重大的礼事便不乏顽固老儒炫耀多知,发表什么不合时宜的言论。

当下礼俗愈简,就连庶人治丧都因循时宜,如今天子身系社稷之重,又岂可真的毁事居丧,成一人之礼而将天下置于何地?

可是正当殷不害东宫官员上书准备驳斥这一观点的时候,内宫之中皇太后章氏、以及临川王、始兴王都接连表示皇帝应当身体力行、以尽全礼,同时又以临川王为扬州刺史、始兴王为中书监,分事内外以协助嗣君处理国政。

“阿母为何出此乱命?”

陈昌殿中哭丧完毕、泪痕未干,旋即便知道了被母亲背刺了一下狠的,当即便奔入内宫之中,满脸不解的瞪眼望着母亲怒声问道。

皇太后新经丧夫之痛,这会儿又遭儿子如此态度蛮横的喝问,顿时又是悲从中来,掩面大泣道:“瞧你今是什么样子?若早知羌人把你教成如此胡态,当年我无论如何不能让你去江陵!

你堂兄所言果真不差,你父尚还在世时,你夫妻已经骄横不礼,今你父既去,这宫中怕是更加没我立身之处了!正当借此居丧之时,予你严厉教训,如若仍然不知恭孝之道,又怎么能接掌你父江山、管制万民?”

“阿母因此便欲废我?”

陈昌闻言后更加的难以置信,两眼死死盯着母亲。

“不是废你,只是教你!不要以为你父去后,国中便无人能治……”

听到母亲的回答,陈昌脸上的惊愕又转为愤怒、无奈,末了颓然瘫坐下来,有些无力的说道:“阿母当真好手段,听信了堂兄们好计谋!儿子、新妇纵然日常有忤,阿母责我、杖我,我敢走避?

今将我父社稷大位弄成玩物,你这愚、唉……阿母你且召你好侄儿入宫来见,他兄弟若仍敢相携入此,我自此恭拜阿母座前,甘心做你们指中的傀儡玩物!”

“你、你这是何意?”

章氏本来瞧着儿子无能狂怒的样子,积郁多时的心情暗生快意,可当听到陈昌此言的时候,心中又不免暗生紧张,抬手指着宫内宦者吩咐道:“速召临川王兄弟入见!”

第1216章 分掌内外

世上许多事情,哪怕发生的有迹可循,但在成为事实之后,仍然让人倍感不可理喻、难以置信。

比较著名的事件有北魏灵太后胡氏,毒杀自己的儿子孝明帝元诩,妄图能够一直执掌朝政,结果就此引发了尔朱荣率军赴洛,继而引发了河阴之变这一惨剧。做出这一蠢事的灵太后不只自己作死得死,更把整个北魏拖入到彻底大乱的泥沼中,再也没能挣扎上岸。

李泰针对南陈做过许多设想和安排,但饶是以他的思路之开阔,仍然想不到在陈霸先死后,南陈的局势就会以一种让他挠破头皮都想象不到的方式而发生变故。

这当然不是他智力和想象力的问题,他再怎么精明,所思所想也都在正常人的思维范畴中,但南陈这一场因为婆媳矛盾而引发出来的变故实在不是正常的逻辑和道理能够想象到的。

南陈皇太后章氏想要灵前教子的想法,彻底打乱了陈霸先去世后人事局面可以顺利过渡的预期,让整个局面都走向一种不可控的状态中。

当南陈报丧使者来到关中后,历阳方面有关南陈发生变故的消息后脚便一起传来。之所以消息会传来的这么迅速,是因为在南陈嗣君陈昌继位之后不久,大内与台城之间的联系便被切断,陈昌的东宫臣属们也难以再联系到陈昌。再结合之前给陈蒨兄弟二人的任命,再怎么迟钝也能想到发生乱子了。

如果陈蒨兄弟俩借此一举掌握南陈的军政大权,那么无论他们是留下陈昌这个傀儡,还是直接将陈昌也送去找爸爸,作为陈昌心腹爪牙的东宫属官们必然都会遭到清洗,所以这些人第一时间便向相关的情况汇报到了历阳。而历阳方面在得知情况竟然如此严重,自然也是不敢怠慢,快马加鞭几日之内便将消息送到了关中。

李泰在得悉此事之后,虽然也大感哭笑不得,但也并没有因此而太过紧张。凭他这些年针对南陈所进行的种种人事布置,哪怕陈霸先在的时候都难以做出什么实质性的突围和扭转,就算陈蒨兄弟俩上位,也一样难以改变大局。

这一次变故的发生,仅仅只是有点出乎他的意料罢了,旋即便开始思忖对策。

眼下他对于南陈的基本策略,自然还是要扶植陈昌来保持江东局面的平稳,一直等到北方完成了统一之后,再集中力量针对江南地区进行兼并统一。

在各国势力对比和整体的地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这样的思路节奏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对于南陈所发生的变化,首先需要谋求的自然还是要将之重新纳入到正轨中来。

如果脱轨的太严重,那就要尽力想办法保留住一部分仍然在控的人事元素,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