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81章 第七〇二章 星系级计算机(3 / 3)

加入书签

个稳定的、红矮星星系,建立一个‘超级卫星系统’。

红矮星不用说,这样的恒星稳定;其光亮也足够。

然后就是‘计算机的主体’。一般的计算机,是将机器装在箱子里、或者是放在室内、地下室等,总之不是暴露的。

可眼下大洋集团要建立的计算机,是真正的‘露天’计算机了。要想建造一个包裹整个恒惺星系的计算机、或者工程等,基本上不可能。

至于说完全包裹整个恒星(戴森球),并不现实;只怕建设不到十分之一就会引力崩塌。真有建造这等工程的实力,星际移民不是更好。

总之既然不能完全包裹,那么就要另辟蹊径。其实也没有多少复杂,就是模仿自然界的行星、卫星运动规律,在这选定的恒星星系内部,建立一个人造的行星卫星系统。

就是,设计中的‘卫星’有点多。

每一个卫星,都是一个光子计算机单元。设计中的计算机单元,在500公里左右;每一个单元其实都是一个完整的、超级光子计算机。但要建立一个星系规模的超级计算机,这等‘单元’预计需要上亿个!

所有的单元会通过公转、相互盘旋等方式,保证引力平衡。

整个‘计算机’体积,预计可达一亿公里直径。

另外,星系内还会建立一些大型工作站——上万公里的那种超级战舰改装的,这些工作站将负责光芒的聚集、发射、分配,数据的汇总;尤其是大型工作站本身的引力,也可以为计算机单元提供引力支撑。

最重要的是工作站具有超时空通信能力,可以为这个超级计算机内部信息交流,提供时间上的保证。

简单的介绍了计算机的‘结构’,葛冬最后很有些自豪的表示:“张总,预计该计算机建成,不仅可以用来计算无理数,更能用来推演量子科学、多维时空技术等。

这样的计算机本身,也可以作为我们与鲤鱼星云科学资料交流的中枢。

预计可以满足大洋集团未来三十年的计算需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