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339节(3 / 4)

加入书签

结果当妈的人冷笑:“自个儿长手了吗?自己不会动啊,我一天天闲的专门伺候你是吧。”

周秋萍赶紧溜之大吉,她真是上赶着找怼。

等到她洗完澡擦着头发出来,房间里已经多了个人。

余成“嗖的”一声站起来,脱口而出:“我洗过澡了。”

周秋萍本来还有点尴尬呢,结果叫他这一出搞得乐不可支。

她点点头,将吹风机递给已经不是初哥却好像比初哥还紧张的小伙子:“知道了,帮我吹吹头发吧。”

十月微凉,吹风机带起的风却滚烫。

一如这个夜。

第二天周秋萍倒是没晚起,起码是和大家一块儿上桌吃早饭的。

她喝羊杂汤时,还在琢磨今天去电视台敲定合同的事之前,是不是应该先去正式拜访下黄山。好歹人家也千里迢迢从香港而来,怎么也该表达对人家的重视。

结果她摸出大哥大想跟何谓敲定时间,对方一边打呵欠一边谢绝:“你别过来了。我跟黄老师已经出门了,今天我们得拜访各位老师。”

何谓感觉非常新鲜,除非邀歌,平常他也不会特地去登人家词曲作者的门。结果黄山让他列出的名单中连配乐都没漏下。

他挂了电话,跟黄山解释:“周经理说昨晚怠慢了,今天想来看你,具体帮你安排住宿和生活方面的问题。”

黄山却无所谓:“不用搬,四合院就很好。”

香港看不到四合院,住在四合院让他感觉十分新鲜,而且有种说不出的畅快。

他忍不住心动:“这样的院子怎么卖?”

经历了昨晚的别墅区和棚户区,他已经打破了对红色大陆的幻想,知道这里也有贫富差距,有钱人也讲究享受,一人住一大套房子不稀奇。

何谓摇头:“贵是不贵,我这套花了三万块。但一个想买得碰运气,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房子。另一个就是你不行,你是香港人,你只能买外销房。”

他灵机一动,“要不这样吧,你要真喜欢,想把家人接过来住,那我再找一套四合院买下来,回头长租给你不就行了吗?”

他越想越觉得这招可行,当真能省很多事。

黄山笑着谢绝:“我家人未必习惯这边的气候。”

何谓却在心中打定了主意,买呗,先买下来再说,后面万一黄老师有需要,他随时都有东西能拿出来。

结果拜访了一圈词曲作者又去音像公司看过之后,黄山却主动建议何谓再买房了:“你们现在这种合作模式太松散,根本不是一家正规的唱片公司应该有的结构。最起码的,连固定的办公地点都没有,效率太低了。”

何谓苦笑:“我实话跟您说吧,我们没有发行权,我们这个歌手服务部就算有自己的设备录歌,也必须得依靠公司把磁带发行出去。”

他解释了通其中的原委,黄山却不以为意:“专辑做好了然后再委托发行就是了,不影响前面的过程。这些人的居住条件太差了,根本没办法进行创作。起码要有一键工作室,让他们可以在里面安静地工作。”

何谓无奈解释:“这些老师都是兼职的,他们有自己的主职工作和单位。他们现在相当于,嗯——”他想了半天才给出类比,“相当于你们下班后又找了份临时工。解决住宿问题,那是他们自己单位的事。”

黄山搞不清楚大陆复杂的档案归属问题,却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可他们需要安静的创作环境,不能一边给孩子热牛奶一边哄孩子一边谱曲。”

何谓没办法,只能赶紧先打给周秋萍,说了黄老师的建议。

周秋萍痛快答应:“黄老师说的有道理,是我们之前考虑不周。”

其实最早她决定找人录歌出磁带卖钱,纯粹是被打口带刺激的,猛然意识到卖磁带超挣钱,她又有现成的条件,如果不入这行分杯羹简直对不起自己商人的身份。

就是后来真出了磁带,她也是抱着能赚一笔是一笔的心态。因为现在的大环境就这样,音像出版社和歌手类似于日结工关系,谁也不必为彼此负责。

正因如此,所以即便最终她承包了音像公司的服务部,又通过合同聚拢了一批人,相当于弄了间音乐工作室,但实际上也就是拜了个花架子在那里,实质性的工作并未真正展开。

她之所以还能从这件事上挣钱,纯粹是大环境宽松好挣钱,她又赌赢了选歌。音像公司也正是因为她选歌眼光准,又愿意掏钱承担风险制作专辑,才能让她吃下这块肥肉。

以后不行了,引进的磁带多了,一样的价格,人家能听配乐精致包装精美的原唱为什么还要花钱听粗糙的翻唱。

出了做大原创歌曲,他们别无选择。

周秋萍又强调了句:“你费点心,自己找两个助理帮忙,将家庭住房紧张的老师的情况调查清楚,实在不行,我们暂时借房子给他们住,就按照公房意思意思收租。别怕花钱,这钱不能省。”

何谓乐了:“好嘞,没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