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30节(2 / 3)

加入书签

整整一百五十六块钱。你看这个合算吧,几年时间利息都比一半还多了。你再买今年的国库券,10的利息,三年后都不用抽签,直接到手130块,多好。”

周秋萍腼腆地笑:“那我得回去问问,先把能兑的给兑了。不然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搞不好就过期了。”

下面的材料分别是去年公布的1982年国库券中签号码以及今年公布的1983年和1984年发行国库券中签号。

今年一下子搞了两个年份,又宣布国库券上市交易的事,可见国家对证券这块的决心力度之大。

周秋萍笑眯眯地拿起掏出口袋里的小本本,工工整整将所有的信息都抄写下来,然后又仔细核对。

农行的干部看她认真的样子,还特地提醒她:“你可以在你们乡镇村里都好好宣传,到时候找个人统一来我们银行兑付。完了直接拿今年的新国库券或者存单回去,多方便。千万不要再卖给那些私人贩子了,他们三文不值两文的骗了你们的券,一转手就赚好多差价,严重扰乱经济建设,非常不好!”

周秋萍汗颜,她就是那个赚差价的无耻的二道贩子。

对了,阿妈去农村卖猪油渣时也可以收国库券。反正现在也没什么知了猴了,对农民来说用国库券换东西还更方便。

不心虚,有啥好心虚,人家能做的生意她都能做。

当天晚上,周家母女清点国库券到夜里十二点。除了按照金额分门别类之外,还要将截止到现在中签的国库券都挑选出来,好直接换钱。

反正国库券不管怎么炒,都不可能比到期连本带利的价格高。不然转手的人要怎么挣钱啊。

就这多忙的两个小时,让周秋萍在农行里光国库券的利息就拿到了五千块。看到钱时,周秋萍都想跑回宁安县信用社,抱住那两位女职工一人狠狠亲一口。

如果不是她们的提醒,这些国库券送去海城,最多只能让她比票面金额多挣一千来块钱,哪里比得上现在啊。

她也够意思,兑出来的钱说存在农行就存农行,直接拿了一万五的存单走人。之所以没买国库券,她给出的理由是村里其他人还没商量好,她一个人做不了决定。

等出了农行的门,她又拎着那些没中签的国库券去信用社兑换一百元面额的券,渣得明明白白。

而且她还留了心眼。

她第二次拎着小面额的国库券去信用社兑换的时候,就特地惴惴不安地问职员:“同志,这个还违法啊?要是违法的话,我可不能害了你们,我不换了。”

职员急了,她不换的话他们怎么挣钱?

鹅蛋脸的信用社职员信誓旦旦:“不犯法,我们一没低买高卖,二没低卖高买,不过是把零钱换成整钱,一回事。没关系的。”

周秋萍捂着胸口,如释重负道:“那就好!你是国家的人,你说这话我就放心了。昨晚我吓的一宿没睡踏实。”

职员露出温柔的笑容,安抚她:“你别自己吓自己,信用社是国家的,国家还能骗你不成?下次你还过来换,真没事。”

周秋萍脸上的笑容更深了:“那可太好了,下回我收了货款还找你们。”

等她出了信用社大门,伸手摸到包里的录音机,肩膀才真正松弛下来。

有了这个,就算后面真有警察找上门她都不怕。

她一个农民她懂什么?当然是信用社的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既然他们都说不违法,那她为什么不能做?她肯定会放心大胆地做呀。不是说购买国库券就是支援国家建设嘛!

祸从天降来(捉虫)

搞定这件事, 周秋萍干活都浑身是劲。她上午下午各卖一趟猪油渣,太阳西斜时才赶紧去接两个女儿,照旧还是在面馆吃面条。

黄秀琴尝了她做的鸡蛋炒面, 感觉惊为天人, 想在自家的汤面基础上也增加这品种。

都八月天了,后面天一热, 吃面条的客人会更多。

周秋萍也不藏私, 反正炒面本来就是流行于大江南北的小吃,又不是她发明的。

她立刻下厨房,先往锅里倒油烧热,然后笊篱装手擀细面条下锅炸到金黄,再捞起来沥干。待到旁边的开水锅翻滚,她才将沥干的面条放入锅里煮。

黄秀琴在旁边恍然大悟:“原来要先炸啊, 我说我怎么炒出来不对劲呢?我怎么都琢磨不明白。”

周秋萍笑道:“这就是难者不会, 会者不难。你也可以先把面条煮熟了, 然后过凉水,再放油炒。像这样先炸后煮, 味道就会特别香, 煮熟就能把油逼出来, 后头再炒,面条就好入味。”

她煎好鸡蛋又在油锅中加葱段爆香,然后倒入肉丝和切细的大白菜梗子翻炒, 放老抽调味,等到七八分熟时, 再将煮熟了有沥干的面条倒进去翻炒, 搅拌均匀之后, 炒面也熟了, 直接倒出来上桌。

周秋萍还建议黄秀琴:“炸面条的时候你可以定量,一坨一坨差不多的分量,你都炸好了,你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可以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