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7节(1 / 3)

加入书签

往后的每一日,他都在走下坡路。

他并没有太好的才华,只有陛下,眼中心中都觉得他是最好的。

他时常感到恐惧,恐惧有一日,她发现他并没有那么好,那些新的年轻人比他更有才学,他只有一副皮囊而已。

现在,陛下要登基了,以前他与陛下已是云泥之别,现在正是陛下离开他的最好时机。

他甚至渴望着陛下能离开他!去找更年轻更好的男人。

可他又盼着陛下还记得他,记得他们在一起的时光,那时他们那么好。

陛下让人把他和其他人接进宫,第一个见了他。

当晚,陛下就与他歇在一起,据说很受宠爱的师橘宣也没有出现。

陛下与他说了很多很多话,她是不是只会与他说这些心事?

任腾在心底暗暗的高兴着。

陛下欣喜的说:“阿腾,你不是想上殿吗?现在你不上殿也不行了!你一定要来帮我!以后朝上你要站我这边,帮我说话。”

任腾:“好,我站在你这边,帮你说话。”

陛下抱怨:“我真搞不懂父皇,他为什么不明白?母后是跟他站在一边的人啊,在朝上有一个人会站在自己这边,会帮自己说话是多重要的事啊。”哪个皇帝想在朝上当孤家寡人啊,找一个重臣一定会听自己的,一定会站在自己这一边是多大的优势啊!为什么不能好好利用这个优势,非要争那一点小权力呢。

最重要的是:皇后不会登基啊!!

就像不理解为什么皇后跟先帝非要往死里打,她也同样不理解为什么先帝就是不能容忍皇后。

任腾:“他们之间有许许多多的分歧。”

陛下:“我知道,但那些分歧又不重要。”不重要的分歧为什么还要当真呢。

做为围观到最后的女儿和公主,她对先帝和皇后的这一场生死大仇一直是抱着不理解但随便你们的态度。

陛下仰头看他,眼睛闪闪发亮,像每一次她想出个新主意的时候。

“我们就不会有问题。阿腾,不管发生什么,我都可以包容你的。你也要包容我哦。”陛下说。

任腾柔声道:“陛下又没有问题,我不用包容什么的。”

陛下搂住他的腰说:“我知道,我有一个小问题。”

任腾回抱住他的陛下:“那不是问题,陛下。”

明王任腾,享年五十六岁。

在他病中,曾有友人来看望他,问他是否怨恨陛下。

明王温柔的微笑着摇头,道:“陛下爱我重我,常来见我,每见必温柔相待,缠绵多情,时人何曾有我这般幸运?得陛下爱重,纵始老病仍视我如旧。”

他曾问过陛下,是否皱纹满布,不堪入目。

陛下瞠目答道:“腾郎,你的皱纹都好看,我都被你带坏了,最近看朝中人长皱纹都好看了。”

他还有何可求?

明王含笑而逝,后入昭陵附葬。

姜寅大封之后,一日未……

姜寅大封之后,一日未停就正常视朝了。

她对朝政是纯新手,丞相还没来得及告老就被长久在宫内了,九卿九嫔也都被留下来了,一起帮她解读奏折。

新封的明王任腾现在的地位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他也跟着一起阅看奏章,陛下懒得动笔时,就由他提笔在奏章上写字。

忙忙碌碌之中,大家平静的迈入了新朝。

这一次的权力交锋被牢牢限制在了宫墙之内,连凤凰台都没有跨出去,下首的几座城更是根本没有听说过。

后知后觉的诸城太守从新帝登基中慢慢窥探到了其中的隐秘,但还没有来得及有什么主意就被姜寅的下一步招数给折腾了。

姜寅觉得只让丞相等人来上课是不行的,丞相跟她一样,这辈子都没踏出过凤凰台,怎么可能对天下的事全都知道呢,莫非有神力?

丞相:“……”

丞相等自认并无神力。

姜寅就说那就让所有城的城主、太守来对我讲他们城中的事吧,他们替我看守天下,我也该见见他们。

丞相:“好的,那就由臣先发信,传他们过来,就从西边的五城先开始。”

姜寅:“我是说让他们全都过来啊,这大殿又不是坐不下。”

丞相:“……全部?燕州那边的也来吗?鲁州也来?固卫、河东,全都来?”

姜寅:“对啊。”

丞相:“太守全都到凤凰台来,城中的事要怎么办?”

姜寅:“他们有孩子吧,没孩子的有兄弟姐妹吧,不可能没人管的。”

丞相想拒绝,又担心这是新帝的阴谋,他已经打定主意要告老,就不想得罪死了新帝。

于是丞相跟九卿九嫔商量了一番后,就这么把圣旨发出去了。

近处的城才听到新帝登基的消息,远处的城就是一无所知了。等他们全都赶到新年大宴时到了凤凰台,看到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